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升温趋势越来越明显,艺术大军过独木桥的比喻一点也不夸张。为此,我们请教了有关专家请他就美术专业考试的得分关键,进行临考点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控制考试时间
考生要合理控制考试时间。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应该将之合理地划分时间段。如,看到试题后,首先花上10分钟进行观察等。
此外,考生最后一定要空出15分钟时间对画面进行最后调整。此时最容易出现画面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琐碎的毛病。通过画面调整,应尽力使之成为干净利索、层次分明、色调和明暗清楚的作品。仅在这一环节,就可以拉开10到20分的差距。
把握整体和局部关系
专家指出,缺乏整体观念,是很多考生的通病。不同的考试步骤,能够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很多考生喜欢从局部入手。在他们看来,通过局部的一块块拼接,最后能凑成一个画面。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考生要从整体观察,从局部入手,再回到整体。每画一笔,都要明白是要达到什么目的。
背诵常考物品的结构
物体的凹凸起伏,明暗虚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不管是考素描,还是色彩、速写,都要考考生对这些结构的理解程度。以画素描头像为例,考生在考前应该对头像上有哪些重要骨骼、哪些大块肌肉等有所研究,最好能将这些结构背出来。
考色彩 强调画面构图
备考色彩要强调构图训练。很多考生认为考色彩就只考察色彩,对画面构图不进行组织,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从前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一般是给考生一张静物照片,考生可以根据静物,任意构图,因此构图好不好就很重要。
此外,在考色彩时,最好要从整体色调来确定使用的颜色。即使同一种红色,也能有5、6种表达颜色。
速写考是拉开差距关键
近几年考试中,速写部分一直是考生的弱项。今年三个科目成绩满分均为150分。这表明,速写考得好不好,将成为拉开考生彼此间差距的关键。考生应该在 考试时间内,将“速写”处理成“慢写”。要注意3点:一是速写中,也应当有一些明暗部分体现;二是要画出人物面部神态,其次是要画出手部的关节结构,注意 线条的前后关系;三是要突出画面形体的转折面,不要只画一个平面(如全部正面或全部侧面)。
避免五大“失分点”
专家指出,美术类考试是非常注意表现技巧的一门考试,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抓分。考生需注意的常见的“失分点”有:
-忽视了画面关系和节奏。以画头像为例,有些学生认为只要画好头部,肩部、颈脖部都是次要部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忽视画面层次。如,人头像中,最暗的是哪个部分?最亮的是面部哪个部分?灰色的地方应该分成4、5个层次。
-忽视画面质感。如头发的蓬松感,眼珠像玻璃一样的透亮感。
-忽视画面细节。以一个人的嘴角为例,嘴角弯曲往上,代表微笑,往下则是代表哭丧、没精神。
-忽视立体感。考生画鼻子时,应把握好鼻梁正面、侧面、下面等关系,找出其中的结构线。
该给展览的青春燥热症去虚火了
玉雕界英雄非要问个出处吗
傅抱石曾否认中国画需改良:用不着加其他调剂
朱绍正:央美毕业生北美巡展为何全是当代艺术
对话珂勒惠支作品展主办方
彭德:美术文献论
中国抽象艺术的未来
艺术展览的海外镀金热
蔡国强为什么有污染环境的特权
王嘉:书画里面有乾坤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组图)
王连起:自己从来不做文物商业鉴定
皮力:关于目前绘画批评现状的一点想法
严学章羊年贺岁生肖十三张——羊年台历挂历专用(组图)
丰子恺漫画创作启示:要贴近民众不可故弄玄虚(图)
白谦慎:写字是晚清官员的政治活动
徐子林:版画还有未来吗
梁依云:当杜尚成为经典 有谁能来突破(图)
吴味:重要的不是艺术又是艺术
涂鸦就是艺术吗
解读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著名画家凡石访谈录(组图)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图)
范式转型与文化战略视野下水墨的可能性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的自由
英国当代艺术透纳奖引发的思考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组图)
关于后博物馆的思考
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有法可依
郑闻: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观念转型
自主的朝圣:青年摄影家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