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几个物体竖着摞起来,在不同的角度上它们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们共有一个重心。对于一幅画面,不论中心线在哪儿,各种力相互作用一定要使画面有稳定感、平衡感。无论姿态如何,这一点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站立的人体不论他是向前、向后还是向侧面,他的姿态体现在画面上都是稳定的。重心从脖颈处的胸口落在承重的那只脚上,或同时承重在两只脚之间。
某种意义上讲,静态站立着的人体如同垂直悬挂的钟表,他和这个钟表一样,是静止不动的。当钟摆成弧形左右摆动时,它的重心总是固定不变的。钟摆从重心处呈弧形摆至两侧的极限位置,其远离重心的程度,正相当于人体远离平衡的程度。这个位置体现了最大的运动角度,画中此点为人体运动的最大角度。即使在运动角度达到最大时,动态中也必须有一种稳定感,就像钟摆一样,人体可以重新回到稳定的重心上来。这种平衡感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是动作的连贯性和韵律感。
评论:书协“去功能化”之怪现象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
汉语国际推广视域下的书法教育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身体审美(图)
“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
贾廷峰:画家相轻要不得
口蜜腹剑的艺术伪批评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
米勒:尖端科学如何重新定义当代艺术
三问新水墨(图)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破译历史的路障:刘墉丛考
徐涟:私人订制时代,艺术还需要标准吗?
马六明: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
传统绘画方式是否是一把入门钥匙
曹禺:李苦禅的画给了我们生命之感
蔡萌:新水墨,不妨慢慢来
张其凤:当代书坛的三大误区
日本美术还未出生(图)
郭宇宽:如果梵高生在中国
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自觉修为
从《范曾研究》创刊看“范曾研究”的悄悄走红
黄宾虹到底会不会画画
王清州:超以象外的写意水墨
徐文生:牡丹文化与绘画(图)
忻东旺:现实主义是我的“乐土”
广州艺术家谈文化如何走出去
莫奈及印象派绘画的社会世相(图)
齐白石有无媚俗(图)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