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画画山,要注意远中近的不同层次距离,山峰重叠、云雾缭绕,造成远山时隐时现,与天际相连的景象。又因空气透视的缘故,远近山之间的颜色有很大的差别,远山含蓄迷蒙,体积也显单薄;金山厚重明朗,体积结构分明。
远山的色相往往略带青灰,色彩的明度较为接近。根据季节、天气、光源及山质的不同,色彩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别,石之快面分名的远山多呈较淡的青灰、青紫、或青绿色,这种远山几乎都成平面状。有些远峰依其山脉走势有明显的块面体积,表现是要根据实际对象运用较弱的明暗或补色表现。春夏季节的丛林山受光面往往呈绿黄色倾向,背光面多呈有粉橙、粉黄等色,背光面多呈对比色的粉紫、粉青色,有些红土山头在夕阳照耀下呈粉红与玫瑰色。雪山明面主要来自光源色和天光色。
表现时掌握远山的具体特征,主要依靠山的外轮廓线,用色时依据自己的真实感觉去画。在技法上应用薄涂的湿画法与天空结合进行,争取在画完天空而天际边未干时就把远山的外轮廓线湿上去,以求得融合蒙胧的远景效果。晴天远山的外轮廓线清晰而都多变化,要根据不同的块面描绘虚实,有些地方与天分开,有些地方与天隐现相融才能更生动的表现山势。山腰一下因而应虚些。
段正渠:朋友(组图)
略论近代书法家徐之谦的生平及艺术(组图)
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自觉修为
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图)
谷文达:将当代艺术变为大众艺术
评论:书协“去功能化”之怪现象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传统绘画方式是否是一把入门钥匙
大运河申遗成功是荣耀也是责任
里应外合的当代新水墨
马六明: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
城镇化建设与保护文物两不牺牲
以绘画的方式关注饥荒
严学章:把“蟹派”艺术进行到底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
当心中国画的日本化倾向
评论:艺术家应致力弘扬真善美
黄宾虹到底会不会画画
徐涟:私人订制时代,艺术还需要标准吗?
口蜜腹剑的艺术伪批评
三问新水墨(图)
广州艺术家谈文化如何走出去
徐文生:牡丹文化与绘画(图)
千城一面中的桃花源记
传统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
从龚伟海、王宓的《海派百年》看海派(组图)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