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艺术学院介绍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惟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她诞生于硝烟战乱之时,成长于民族复兴之际,在历史的行进中,深深植根于东北这片广袤大地之上,浸染着白山黑水的精魂,铸就了博大开放、生生不息的传统办学精神。1946年,学院的前身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初创之时,艺术的种子便已开始萌生。1958年,伴随着吉林省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音乐系从她的母体中分离,从祖国四方汇聚一批艺术名家,组建成独立建制的吉林艺术专科学校。此后,学院先后合并了吉林省文化干部学校、吉林省艺术学校、吉林省歌舞剧院附设的音乐舞蹈学校、吉林市艺术学校、长春电影制片厂附属长春电影学院等五所各具特色的艺术院校,初步形成了艺术学科完备的综合性办学格局。1978年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逐步确立了东北地区艺术教育的优势地位。六十年沧桑砥砺,六十年薪火相传,其中虽经历全国院系、专业调整等重大变动,学院始终以陶冶化育、启迪未来为己任,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事业相伴而发展。如今这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的艺术学府浸润于丰厚的人文沃土,焕发着独有的精神风貌,发挥着“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屹然成为在国内艺术教育领域中卓有影响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学院身处得天独厚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表演、造型、现代艺术、城市艺术四个校区共占地1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市内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文景观及文化机构毗邻左右,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现代艺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等7个教学单位置身于现代都市之中,散发着盎然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学院依托城市,开放办学,已建成充满现代气息的数字化精品校园。目前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342.32万元,教学行政用房11.9万平方米,教室226 间,各类工作室、实验室415个,馆藏图书49.2万册,电子图书3.6万册,中外文期刊710余种,光盘数据库4种,高速宽带信息网将四个校区连为一体,同时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文物库、印务中心、资讯中心、数字印刷研究室、现代美术馆、现代剧场、再造空间画廊、艺术咖啡等也相继落成,成为富有艺术气息的特色教育资源。
学院秉承传统,弘扬优势,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综合学科专业平台。目前拥有15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点,涵盖了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等5个二级学科门类,并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学科建设水平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省级重点学科数和硕士点数均位居国内同类艺术院校前列。同时,学院还充分发掘综合学科优势,通过建设数字艺术、器乐表演、现代音乐、文化遗产四大相关学科专业群以及建立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和世界动画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科研实体来推动学科整体的改造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现代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品牌。
学院的讲台上不仅活跃着治学严谨、艺术造诣精深的老教授,更有众多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在528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6名、副教授139名。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专家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市特等劳动模范1人。
学院倡导“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艺术教育理念,通过承担各类设计项目、展演项目,组织星期音乐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实践形式,形成了“以项目带动教学,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的开放性教学体系,科研创作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65项,并与文化部、中宣部等国家级、省级部门合作完成重要设计、宣传、演展项目60余项,有685件作品在省部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形成了教学、科研与创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艺术交流与合作,已先后与加拿大、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个国家的22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邀请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阿尔卡吉耶维奇、国际单簧管协会主席米切尔·佩尔文、美籍华人钢琴家唐可、美籍华人单簧管演奏家白铁、美国现代派钢琴家琳达?珍蒂、德国圆号演奏家汉斯?俾斯卡等一批国际大师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目前,学院已与新加坡淡马锡设计学院、韩国汉阳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培养工作,并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出国进修、参展,同时也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我院任教、交流。近五年,学院先后承办各类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艺术赛事20余次,既开阔了学院的艺术教育视野,也推进了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
目前,学院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5559名,折合学生数566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76人,本科生4337人,专科生488人,成人、夜大、函授生612人。几十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各类艺术人才。在学院的校友中,既有艺术教育界的知名学者,又有艺术创作领域的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更有许多著名的主持人、影视演员、剧作家活跃在国际国内的艺术舞台上。他们以杰出的艺术成就为繁荣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展聚焦“初心”“使命”
“镜像”马特奥·巴西雷 石良双人展
“鱼尾纹和歌谣”棉花个人作品展
9月相约古城平遥 看国际摄影大展
唐镜中的佛教文化“宝相花”
四川藏区建“声音博物馆”保存藏族文化记忆
海南沉香文化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大美无疆:菲利普·德盖讷作品展开幕
清代的“小人书”
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大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中美画家在辛辛那提联合举办画展
追求东西方和谐与精神融合的理想
长三角四地推出联合摄影巡展
“己亥墨像”毛雪峰重彩山水画作品展
“大道绘心——鲁石书画作品展”即将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明弘治“状元迎妻”瓷画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天津市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展开幕
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终评结束,并公布入选作品名单
国博:集中呈现中国当代工艺美术风貌
登月50周年:追溯影像中的人类探月史
五代永隆通宝背闽钱
高云创作脉络最全面展示来了 德基美术馆大展开幕
新疆新象的丰沛力量
“秋豪之末”群展
手串收藏有学问
桃核手串应该如何保养?
灵韵华彩│中国当代名家高志华美术作品展(组图)
得意忘象”楼宇烈先生法书精品展在北京开幕(组图)
摇扇纳凉话“扇”标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青铜器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