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至今,云南艺术学院汇聚了一大批著名艺术家。组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教学、研究、艺术创作、表演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队伍中高职比为45%。近5年来,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51部,教材13部,发表论文630多篇,完成省部级课题32项,在国际上获奖36项,获国家级奖275项,省级奖39项。留法归来的油画家、雕塑家廖新学教授,小提琴家李丹教授,声乐家方于教授夫妇(《悲惨世界》译者),知名国画家、雕塑家袁晓岑教授等专家、学者先后在学院执教。学院现有教职工625人,其中大学本部有教职工525人,附属学校有教职工100人。在大学本部27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有35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10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
云南艺术学院是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本科院校,设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艺术系、艺术文化系、成人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学 云南艺术学院院、与企业合办)和附属艺术学校;有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有2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艺术学科专业目录的所有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学科,艺术类学科齐全;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设有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专职科研机构,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较为齐备的实验实践场所和科研仪器设施,为学院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创作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条件。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舞蹈等学科的创作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每年全国各类艺术类专业赛事,学院兼有所获。
2001年至2003年,学院研究、创作、表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278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活动展览、演出200余场次,出版学术专著42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年来,学报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组图)
黄宾虹对创作有何追求
刘洪郡:相对中的笔墨
文物衍生品如何延伸价值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
中国玉雕创作所展现的意境内蕴
林泓魁:优秀非遗经纪人难寻觅
洪惠镇:中国画的现代语境与传统继承
英雄儿女、英雄文化撑起中华文化伟大复苏梦
青年艺术家要提升参展意识
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忌
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图)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
天美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德国完胜:不仅是足球还有当代艺术
朱顺龙:壶中见茶史
江湖画家惯用九大招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王端廷:水墨热的冷思考
油画本土化:画中国人的油画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组图)
许鸿飞:把胖女人带回家
杨佴旻的水墨画创作:坚持理想自成一格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
画家严培明:命运是一种偶然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
公共艺术不能怕蛙同鸭讲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