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教发函[2009]77号,内政发[2009]95号),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要面向内蒙古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招生。她的前身是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3年。学院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理念,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特色,以“培养民族人才、发展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为宗旨,为中央、自治区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培养了3万多名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传承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广泛影响,先后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学院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
学院占地面积529亩,固定资产总值近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00万元。现有纸质图书48.7万册,电子图书18.37万册,期刊900种,电子阅览室和图书检索系统完善。现有教职工502人,其中专任教师32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3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36.02%;中级职称128人,占专任教师的39.75%;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2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4.7%。专任教师中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入选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全区意识形态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共18人。
学院现设有传媒系、翻译系、经济系、计算机系、美术系、音乐系、外语系、公共管理系、数学系、法学系、教育系、环境工程系、中文系、体育系和马列教研部等教学机构,42个专业,基本涵盖了人文科学(文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已经开设了10个本科专业,即: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方向)、体育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方向)、日语(应用日语方向)、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等。有主持与播音、美术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会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头琴、领导科学、中国画、新闻学概论、汉蒙翻译基础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学院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研究,促进了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学报《蒙古学研究》(蒙文版)是全国乃至世界蒙古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价值。蒙古文书法研究、蒙古应用语言文字研究、蒙古文学研究、蒙文信息处理研究、哈撒儿研究、草原生态与环境研究是目前主要科研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哈撒尔研究》、《哈撒尔祭祀与成吉思汗祭奠比较研究》、《蒙古语术语数据库》等国家、省部和厅局级课题;部分教师承担、完成了中国蒙古学文库选题,参加《蒙古学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2004年,学院被确定为“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和“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培训中心”。
目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快教学基础建设,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早日把学院建设成民族特色浓郁,质量、层次和效益协调发展的民族院校而努力奋斗!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 博学善导遗世独立(组图)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
2014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参展画廊访谈(组图)
吴同利:古风新意志于道 绿水青山游于艺
抽象艺术终于让人看得懂了吗(组图)
造梦者夏加尔
张羽:毛笔皴擦掉了当代水墨精神
街头涂鸦行为控制:关键是拿捏
陈正雄:台湾抽象艺术未受到外力阻挠
许钦松:我们的画是画给当代人和后世看的(图)
选秀先锋及其他: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锐
任海丁:从绘画高仿真说起
李硕:诗书画印兼通并非是神话(组图)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组图)
澎湖文石收藏家吕孟鸿:和石头聊天给它们生命
埋头钱堆痴心不改:走近收藏家王子华(图)
中国艺术家为何缺失艺术主体性思考
王世军:以现代绘画的角度 立足民族的基点
非遗需避免文化物流式的传承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组图)
中国画创新必须固本博取
何家英:聂危谷的都市彩墨画展观感
展览可以成为艺术生活体验
朱尚熹:城市雕塑也应优胜劣汰
一个县级博物馆的小定位和大视野
书法家朱非先生的其人其艺(组图)
动漫是否会成为下一代的艺术表达(组图)
中国文人书法的守望
新闻考古未来会成为一门学问吗
王晓珞的水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