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现任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校长郑小波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上述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还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目前,全校各类在校生共有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7000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培养和造就了48位两院院士。近年来,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教学机构 全校现有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体育工作部。另设有金陵研究院、成人教育学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等机构。
——学科专业设置 现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5个博士学科专业、106个硕士学科专业、5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7个),以及兽医博士和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包括成人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现有在职教职工268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68人,硕士生导师573人,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专家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8人。
——科学研究 现有14个(含1个培育点)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40多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所。“十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等各级、各类项目立项2000余项,获资助经费10亿多元,纵向到位科研经费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李显春博士的一篇论文2002年10月在《Nature》上发表,是我国农业高校在《Nature》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近年来,SCI收录论文快速增长,2007年SCI收录及引用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均进入前50名行列,CSTPCD(学术榜)收录论文1643篇,连续两年跃居农林类高校第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年度影响因子上升至0.693,连续六年获得“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并入选“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度影响因子上升至0.514,入选“省直重点社科理论期刊”,并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来源期刊。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和江苏省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先后与美国农业部Clay研究中心建立“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建立“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与日本东京大学建立“中日植物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机构。坚持“多渠道招生、多元化投入、多层次培养”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被教育部确定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
——办学条件 校区面积560公顷,各类实验场、站面积440公顷,学校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现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200余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8个)。图书资料收藏量200余万册(部),拥有中外文全文期刊1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4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近1万种,还拥有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 近几年来,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党建工作优秀评估和校风建设优秀单位评估,先后荣获“江苏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建设目标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整体实力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主要办学指标居于我国同类高校的前列,主干重点学科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与扩散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心。
巴黎大区奥赛市举办吴署中绘画展
“四川·中国书画展”惊艳京城
澳籍华人画家赴浙江湖州办画展 进行美术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油画展在南京东南大学开幕
精美版画展 邀您免费来欣赏
杨帆画作参展江苏省首届水粉画展
杨澄油画新作展“澄邈”在北京西五画廊举办
王文东精品画展开展
耿汉精品画展西安举行
“贺成 贺兰山省亲画展”将开展
纪念王琦先生从艺7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明园涵翠苑“艺彩纷呈”画展隆重开幕
黄东辉书画展开展
盛洪义书画展济南博物馆举行
齐辛民书画展在山艺开展
陈万年书画展在汕尾举行
“墨舞中华”画展在京举办
艺术大师赵无极在江苏长大 画展将亮相南通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何昌林画展在营口开幕
金陵画鱼人——丁长荣七十岁画展
“翰墨闽江源”书画展开幕
沈威峰画展在省美术馆开展
《进击的巨人》原作者老家举办画展
水墨新维度画展举行
李骏逸个人水墨画展在津举办
旅美画家举办大写意书画展 共展出100余幅作品
李一松国画展
赵洪星国画展昨举行
陈玉先从艺50年水墨舞蹈画展开幕
萧纯园国画展在交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