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科专业齐全,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2个本科专业,119个硕士点,38个博士点,13个工程硕士学科领域,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370人,副教授6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30余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办好江城学院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江城学院的教学及管理负责,择优选派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参与江城学院的建设与管理,江城学院一开始就迈入了规范办学、高起点办学的轨道。
江城学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科专业优势,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展专业设置,基本形成了以工、管、艺为主,以地大优势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设立了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5个学院36个本、专科专业及方向。珠宝首饰设计、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等专业为历届考生所青睐。各专业培养计划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学院继承并发扬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大胆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走特色办学之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会三有”的办学方针,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过程全方位地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事,有诚正之心、有敬业精神、有一技之长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教学上坚持厚基础、重实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在高年级选拔优秀学生做学长,指导学弟,协助辅导员进行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等,使学生管理科学有效。近年来,不少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频频获奖,其中两位同学在全国性比赛中分别获金奖和银奖。
学院坐落在新的大学城武汉市江夏区风景怡人的青龙山麓,占地1000余亩,远景投资规模4.7亿元,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建成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有设施先进并配有电子阅览室的数字化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50间多媒体教室、16套共640座的语音室、1000台套的网络机房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也为他们成才创造了条件。
学院的发展目标是:把学院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社会民众公认的一流独立学院。
严学章:把“蟹派”艺术进行到底
蔡萌:新水墨,不妨慢慢来
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图)
评论:艺术家应致力弘扬真善美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身体审美(图)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组图)
三谈《功甫帖》为什么必须是真的
米勒:尖端科学如何重新定义当代艺术
忻东旺:现实主义是我的“乐土”
郭宇宽:如果梵高生在中国
“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
汉语国际推广视域下的书法教育
学者朱大可:中国面临文化传承危机
传统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
工笔花鸟画创作之意境的拓展
东方禅宗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
马六明: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
曹禺:李苦禅的画给了我们生命之感
王清州:超以象外的写意水墨
传统绘画方式是否是一把入门钥匙
从《范曾研究》创刊看“范曾研究”的悄悄走红
贾廷峰:画家相轻要不得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
破译历史的路障:刘墉丛考
千城一面中的桃花源记
谷文达:将当代艺术变为大众艺术
徐涟:私人订制时代,艺术还需要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