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三年来,非艺术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北京市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 171 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艺术类学生获国际国内大赛奖项656项,包括“汉帛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金银奖、“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暨中国国际服装创意设计邀请赛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第53届世界小姐季军、戴比尔斯中国钻饰设计一等奖、台湾“时报金犊奖”金奖、德国IF国际设计大赛概念设计大奖、“CCTV模特大赛”男模及女模冠军等等。特别是在2007年国际钻石高阶会议(HRD)钻饰设计大奖赛中,全球有44件作品入围,来自中国的8件入围作品中有6件出自北京服装学院,为此,比利时王储妃玛蒂尔德公主殿下亲临学校,主持该大赛中国地区获奖作品发布仪式。
建校50年来,学校向社会共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许多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很高。2005年、2007年、2008年,北京市分别授予我校“功勋学院奖”、“时装之都建设育人贡献奖”和“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特别贡献奖”。
北京服装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不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分列第36、38、40位。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近年来,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员工800余人,设有5个二级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个系(外语系、造型艺术系)、2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及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部。有21个本科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余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第二学士学位点、4个双学位点。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和4个市级科研机构(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数字与交互媒体实验室)。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形成了以本科为主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尤其自2007年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以来,学校以“质量工程”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均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使我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点6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表演、轻化工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5门——《服装艺术设计》、《中国服装史》、《数码设计基础》、《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画技法》;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装艺术设计》和《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女装)》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营销管理教学团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承担了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级教改立项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此外,我校教师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19部。其中,《服装工业制板》等一批特色教材多次印刷,被国内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广泛选用。
学校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余项。连续三年(2004~2006)均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我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北京奥组委组织的“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中,学校“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创意方案”被评为优秀标;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服装三大类)、奥运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装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装等5类服装均由我校设计完成。我校参与了“神舟七号”航天服设计工作,其中包括舱内睡袋图案设计、航天服的配色设计以及舱内用鞋的研制。2010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由我校原创设计。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2004、2005、2006年度全国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统计排序中,北京服装学院
★ 图书馆
图书馆馆舍面积5900平方米,设有3个书库,10个阅览室。阅览室面积1344平方米,阅览座位900余席。对校内外读者开展外借、阅览、咨询、辅导、信息检索、馆际互阅和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
图书馆目前拥有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藏书85.5万余册(件),纸质图书53.3万余册(其中服装及艺术设计类图书6万余册,约占图书馆藏的11.3%),中外文现刊1千余种,电子期刊1万余种,光盘音像资料2万余张,各种数据库50多个,其中自建库13个。
图书馆目前拥有不同学科、
不同语言的藏书85.5万余册(件),
纸质图书53.3万余册
其中服装及艺术设计类图书6万余册,
约占图书馆藏的11.3%
★ 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 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也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民族服饰博物馆曾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 精品——最佳制作奖”,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服装专业博物馆之一,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等一万余件,还藏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极为珍贵的彝、藏、羌族人的生活图片 近千幅。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和一个供广大青少年及公众学习、了解民族服饰传统技艺、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北京海关移交万余件罚没文物
重彩华章 秀丽多姿 重彩油画奠基人周昌新作品将亮相2016北京艺术博览会(组图)
毕加索和达利艺术精品展将于5月31日在南通举行
艺术信徒刘建中油画艺术展(组图)
“拿破仑和第一帝国”微雕展:展现微缩法国历史(图)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7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2017云南艺术学院专业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方式
北华大学2017年承认吉林美术统考成绩
韩国插画师살구(salgoo)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2017西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空乘专业招生简章
新疆考古:首次发现头戴花环干尸(组图)
2017吉林艺术校考报名考试时间及提示
2017广西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类专业考试内容
2017年甘肃艺术类专业统考时间安排表
“无上清凉一一柒墨会名家邀请展”在济南举办(组图)
杨永安艺术作品展将开幕(组图)
钱培琛油画作品展将开幕(组图)
2017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艺术类校考专业考试内容形式
史乙成水墨书画展在北京成功开幕(组图)
故事绘:中国美术馆藏连环画原作精品展举办(组图)
2017广西艺术学院书法学专业考试科目
2017北华大学艺术类专业校考科目(吉林省)
“摸象·童心:毕加索走进中国对话展”在京开幕(组图)
2017湖北美术学院校考考点考试时间的公告
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 江苏美术奖获奖作品巡展第三站走进连云港(组图)
2017年湖北省艺考公益咨询会1月8日在湖北大学举行
闫冰个展将亮相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7北华大学艺术类校考录取原则(吉林省)
2017云南艺术学院省外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