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写生是素描的基本课题,因为它们静止的状态便于学生描画。各种各样的文具、果蔬、陶瓶罐等通过巧妙的摆放,布置并通过不同质感的描绘、对比,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构图和表现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素描空间感
空间感指三度空间中反映出的相对深度,具体到素描静物写生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物体本身的体积感(立体感)和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感。
物体本身体积感(立体感)的表现
俄国美术教育家契斯恰可夫说过任何立体的形都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透视变形的平面组成。形与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描绘静物的立体感离不开物体表面的形,离不开形的透视关系。透视根据物体和视点的角度关系,可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写生时要注意区分具体的透视角度。透视变化的规律是近大远小,即构成物体的面都向远方消失。圆形透视变形后是一种椭圆形,方形透视变形后是一种向消失点倾斜的四边形。其他形状的面都可以分解或是概括成以上两种基本形状,准确的透视关系可以加强物体本身的纵深感。
物体由于受到光的照射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这种明暗关系可归纳为五种基本调子,即亮部、中间层次、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由此可知,在对物体本身体积感的塑造中,这五种调子的基本关系表达越明确则物体的体面转折关系交待越清楚,从而物体本身的体积感就越强。这就要求在写生时,首先要确定光源的方向,再分清物体大的明暗面。反光和投影属于暗面位置,中间层次则属于亮部范围,每一种基本调子中还要有黑白灰的变化。物体亮部刻画时,黑白色阶宜清晰肯定,出现实的感觉。暗部刻画时,黑白色阶宜过渡自然,出现虚的感觉。明确的黑白调子,可以加强物体本身的结实感。
在对物体本身体积感的塑造中,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考虑到物体本身前后的空间关系。例如:罐口前面的边缘和后面的边缘的空间感处理,穿插体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的距离感的处理。这时要做到前实后虚,前面对比强后面对比弱。再具体可以参考物体与物体间距离感的表现方法。
物体与物体间距离感的表现
一组静物中,不同位置上的物体由于空气对光线的阻挡作用,会出现清晰度和形状上的不同变化,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的规律是近实远虚。近处的物体实,黑白对比强烈,体面转折明确,形状及轮廓具体,清晰度高。远处的物体虚,黑白对比减弱,体面转折相对模糊,形状及轮廓特征不明显,清晰度弱。换种说法,即前面物体的立体感、质感、量感特征明显,后面物体的立体感、质感、量感特征减弱。并且后面物体的颜色向背景色靠近。
处于前后位置的两个物体,他们之间的距离越大,物体间的虚实对比越强,距离越近,物体间的虚实对比越弱。
静物中很常见的另一种位置关系,是前面的物体将后面的物体挡住一部分,这就涉及到前面物体边缘与后面物体相邻处的处理。物体间的相邻处可能是虚的,也可能是实的。从距离的角度讲,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它们相邻处的明暗对比就越强,区别也越清楚,反之,则相对减弱。从明暗的角度讲,相邻处处于亮部则实,处于暗部则虚。
综上所述,在素描静物写生中,空间感的表现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各种对比关系的灵活应用,如大小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等。如果充分理解了这些对比关系的意义,在素描静物写生中就会很轻松地表现出画面所需的空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