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中,文字内容和画面若能达到水乳交融、珠联璧合的效果,画面本身要具有独立的生命力,它借文字而生,也可以单独游走于读者的精神世界。对普通的插图画家、连环画家来说,他们所做的工作是从属性的、机械性的,而李晨始终坚持独创性,文字或人物仅仅是触发他创作灵感的媒介而已,他会忠实于表现对象,却不会成为表现对象的奴仆。 作为学院派画家,李晨技术功底深厚,造型能力极强,悟性也高。他有丰厚的文学修养,在小说作品中能看到不同的形象和画面,进而精准把握原著的精神内核。以《边城》为例,他的描绘能让人对湘西,对翠翠、老船工等形象有更新的认识。
他视野开阔,能将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物作还原式的描绘。他曾为许多世界名著创作插图,将特定人物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特定氛围的神情、气质“真实”地表现出来,这很不容易。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面,很容易画得“千人一面”,但他却能画出不同形象的个性。与此同时,李晨不仅致力于把握人物的形,更关注于表现人物的神韵、气质、风采。西画的素描训练,是要达到准确造型的目的,也就是“形似”,而中国画则更强调“神似”,追求“形”之上的神韵和气势。
李晨在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时,动用中国画写意的手法,超越了人物的基本形象。 李晨刚近中年,精力充沛,创作欲望强烈,不断推出新的作品,那种铅灰色的情绪基调与精致的笔触,准确表现出一位当代画家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