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课程改革推进计划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面临改革教师首当其冲.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的变化.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美术作为一门中学的必修课,是素质教育中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和童的观察能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行培养和提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呢 改革又应注重哪些因素呢 我身为中学的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对美术课改也作了一些探索和试验,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让活动进入课堂.
美术新课程"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页)显而易见,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美术新课程的变化.
以往,中学美术课教学的过程一般是导人新课,讲授新课,学生作业,作业展评,课堂小结几个环节.认真的教师都设计了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安排提问,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滔滔不绝,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洗耳恭听.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在课堂中充当配角.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思路,比如七年级美术教材下册的《标志设计》,我课前先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找一找生活中的标志并分类.上课时改变了学生的座位编排,由单独排座变成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改变讲台上的控制者形象,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怎样理解标志设计 ""你喜欢哪些标志设计作品,为什么 ""结合实际生活中所见谈它的特点."教以往师采用分组公开记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有的说标志是公司企业的形象标识,设计是"设想和计划";有的具体举例说,设计是由思维引发出的并通过计划实施的过程;还有学生说标志设计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绘制的图案名称,应用在交通,金融,通信生活中等等.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错误的答案或偏激的争论,但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从实际生活所见娓娓道来,有的从个人的理解评论其他同学的观点,并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老师在课堂中始终追随学生的思路,参与其中并给予提示,及时支持或肯定学生战胜自我,参与讨论.教师的鼓励态度给了学生正面的导向,教学的结果是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对标志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完成作业积极并有自己的创意,他们甚至带着讨论的问题打算在课外去寻找答案.课堂发展处于自然生发的状态.
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把知识讲透,学生被动接受,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虽然美术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影响到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会比内容更起作用.这中间美术教师非常关键.美术教师对调整自己教学行为自觉与否,直接关系到美术新课程能否真正有效实施.
二,巧妙设制课堂,轻松教与学
传统美术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内容了,沉闷而又乏味.学生照着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极大限制.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像小鸟飞翔一样轻松愉快的过程,新的美育教学应当更积极地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根据不同的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我在上中学学美术课本第七册《人物动态写生》一课中,分别在同年级两个班上课.A班我采用谈话,演示等方法,把写生技法要点反反复复多遍讲解,提出作业要求,再让学生观察后写生.一堂课下来,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交来作业,几乎找不出合格的.于是在B班,我重新安排教学过程.首先,我把讲与练的时间做了调整,做到"精讲多练".为了更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我请班上的两名学生做模特,一边讲,一边演示,一边总结写生要领.然后,再让学生看一段运动比赛录像,观察运动中各种姿态.接下来,再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些典型的动作姿势,并提出"你能不能上讲台来表演这个动作 "而对下面的同学则说"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画完这个动态就另请他人表演,并且对作业进行讲评.如此一来,每个同学都会有表演的机会,亲身参与使他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活跃了课堂气氛,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还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 完成学习任务,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美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他学科相行不悖.
1.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画名卷,如痴如醉的乐典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不仅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提高了审美情趣.
2.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尽符而已.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再遐想,由此培养想象能力,创新意识.
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应与培养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的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例如:在绚丽多姿的风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描绘壮美祖国山河,故乡一草一木中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来源于www. 3edu.net
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考试时间及考点安排
宜春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舞美系本科招生规程
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6年艺术类招收500人
上海市2016年美术统考成绩查询
江南大学2016年美术设计类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专业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方式
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承认部分省份联考成绩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艺考招生政策解析
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音乐和表演类专业统考合格线
内蒙古艺术学院2015年在内蒙古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复试科目及要求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艺术类录取办法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
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简章
深圳大学2016年本科艺术类专业报名考试时间安排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2016年省外艺术类考试科目
江南大学2016年美术设计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对象和条件
菏泽学院2016年山东艺术类校考报名时间
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戏剧影视导演(戏曲)专业招生考试规程
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选拔方式
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录取规则
菏泽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编导类专业统考合格线
深圳大学2016年本科艺术类专业考试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承认四川省统考成绩
2016上海戏剧学院表演(木偶)专业本科招生考试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