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美术高考,美术考题越来越新颖了,虽然考试科目变化不大,但是对考生绘画水平的要求,确实提高了。素描头像从单纯对结构、五官、效果的强调,慢慢倾向于对生动、整体、扎实的要求。看来高考也是一门不断追求的艺术。艺术高考的进步是艺术教育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
素描头像一直是艺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张好的素描头像应具备整体意识、敏锐感受、结构与形体的深入塑造,效果的提炼这几大要素:
1、整体意识:局部观察是初学者本能反应,但是学画必须了解的是,整体中的局部刻画使画面丰富,没有整体把握的局部刻画,使画面琐碎、凌乱。整体意识是画好素描的前提,它决定画的成败。因此,比较观察的方法就是素描写生的主要方法,用比较的方法画准形体比例的大小,透视、虚实。用比较的方法建立起局部与局部整体之间的关系。
2、敏锐感受:很多考生认为模特像不像没关系,只要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老师也不知道模特什么样。像与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描作品优劣的标准,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锐性和表现能力。如果画画脱离感受,一味去编造效果,后果将是感知能力的退化,最终失去艺术家应有的敏感性。只会千人一面,概念化,这个毛病一旦形成是很难纠正的。试卷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
3、结构与型体: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虑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画对象,必须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掌握其内在的结构关系,结构与形体是深入塑造的关键,也是本书的重点。解剖知识只是提供给我们平面的图解,我们运用起来是被动的。我们帮助同学们了解头部概况,主要骨点,帮助同学们建立形体的意识,最终我们要达到主动的运用,结构与形体认识,主动的塑造。
4、效果的归纳:深入塑造的过程免不了相对的局部,考生易出现的灰、花、乱的问题都是缺少效果归纳的意识。需要归纳的内容包括黑、白、灰效果,包括空间虚实的秩序感,包括明暗交界线的提炼。我们这时要通过退远看的方法,主动的检查出画面的不和谐因素,明确关键问题的所在,把握大局,整体的控制能力是成功素描的最终呈现。
高斯洋:中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美术馆
王建玉:理论离艺术越来越远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组图)
康斯坦布尔:欧洲风景画的奠基者(图)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
尤洋:如何定义未来的艺术机构?
专家谈功甫帖真伪之争:真伪鉴定并无统一标准
期望白砥
2017年长春光华学院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邵大箴:他不回避他的艺术要走向市场
评论:让艺术像血液一样融入生活
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组图)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
评委的标准不一定是艺术的标准
且读且画(组图)
参与:从社会雕塑再出发
专家:应尊重前辈名家对《功甫帖》的看法(图)
孙振华:创造一种自由的境界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
冯博一:非展览空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书法欣赏的五个Jing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
曾来德:艺海德林(组图)
评艺术家张火丁复出:生活不入世 艺术才入流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
从“四王”入手,敬畏传统(组图)
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历史
陆俨少:学画微言
王明明:画院要出人才,才能出精品
艺术中的璀璨烟花(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