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水彩画的人,对于水分的处理,都觉得较难以掌握。水分不足,使画面干枯无味;水分太多,又会使画面一塌糊涂。不少学习水彩画的人对于水分的掌握没了信心,心灰意冷,不敢尝试。另一些学习者则存有碰彩心理,乱碰一气,以为画多了,总会碰到一张成功之作。费时费颜料。这时候更应该细心去研究水分的成败原因,再去练习。
我们细心研究,便会发现,水分的成败,不是单靠用水的多少,还有时间、颜色和笔触等关系,把四个问题连成一体,才有令人满意的表现。
1.水分
水分的处理,多少为好呢?主要是根据题材的需要,为了更贴切地表现对象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不应单是表现水分。通常刻画粗糙器皿、静物画中的背景、大块平面涂色和风景画中的远景都适宜多用水分。如果要表现玻璃器皿、表面有图案的器皿、风景画中的近景等都不宜多用水分(更具体的运用,以后详述)。水分的多少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可用天平或量杯来计算。画同样一件物体,由于天气干燥,水分便要适量增加,在潮湿天气下作画,水分便要适量减少,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要避免在烈日下画水彩画。在炎热的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寒冷的西伯利亚,画水彩画较为困难。在雾天的季节,最适宜画水彩了。这是比较的说法,并不是教人学懒,只在适宜的天气下才作画。
可作水彩画用的画纸,种类不少,由于画纸的吸水程度不同,水分的多少,便要视纸的吸水性能而定。所以我们如能习惯常用多种画纸是有好处的,可以易于掌握水分。
2.时间
水彩画着色时,是逐遍重叠或深化。第一遍色已着上,要等多久才加上第二三遍色呢?如果时间掌握恰当,水分便能使你得到良好的效果。
时间的掌握不能用秒表来计算。要根据对象的需要。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是趁颜色未干时加第二遍色,第二种是半干半湿时加上第二三遍色,第三种是等待干后才加上第二三遍色。
3.笔触
笔触是画笔在画面上如何运动和运动时所留下的迹象。颜色和水都要通过画笔才能绘在画纸上。笔触运用得恰当,不但对物体的形状和质感加强表现能力,而且与水分也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用沙笔来表现潮退后的浅滩,水分便会少。
笔触在画纸上来回扫擦太多,不但擦伤画纸而且会产生水渍。偏锋一笔能产生浓淡,这都是与水分有关。
笔触的运用是跟随物体的起伏形状,互相呼应。
通常用的笔触有平排的,偏锋、中锋、点、撇、擦等等。
4.着色
颜色的浓淡直接影响水分的成败。在着色时,第一遍色浓,第二遍色稀,便会出现水渍。相反的第一遍色稀,第二遍色浓,便会得到恰当的水分效果。调色时含水分多,颜色变稀,调色时用水少,颜色便会浓。如果你描画一件物体,分三次叠色才能画出物体的明暗,颜色的浓度应逐次增加,第一遍色稀,第二遍色较浓,第三遍色最浓,这样便会得到理想的水分效果。
齐风京韵——清华大学齐辛民工作室师生展(淄博站)开幕(组图)
和山计划发布会在京隆重开幕(组图)
乔空间“工作室”群展邀请中国12位当代艺术家(图)
“春华秋实——关玉林、权凌云书画精品展”在京举办(组图)
从世界你好美术馆走进中国油画院——艺以载道当代青年油画展盛大开幕(组图)
280余件达利与毕加索作品周六开展(组图)
逸道无极·贾宝珉花鸟画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组图)
2016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亮相青岛(组图)
幻象之果:新锐艺术家提名展第一回举办(组图)
丝路画语:走进美国暨洛杉矶中美文化交流展举办(组图)
《艺术市场》第三届新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在京开幕(组图)
庞贝末日展亮相上海 看角斗如何退出奥运舞台(组图)
深圳美术馆3W+水彩交流计划艺术展举办(组图)
刘国卿从艺六十年画展将在潍开幕(组图)
匠心传承·苏百钧师生作品展将举办(图)
2016年度青年艺术100八月底盛大启幕(组图)
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全国巡回展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幕(组图)
当代艺术平行展开幕 多位青年艺术家作品亮相(组图)
杨东升敦煌艺术创作成果展北大讲堂开幕 (组图)
梦幻·交响:旅美画家杨锋作品展亮相爱慕美术馆(组图)
故土•乡愁――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G20后看东盟,东盟博览会国礼即将揭晓(组图)
悟才法师佛心书画展善款捐赠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错觉•错位——2016赵振岩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作者画廊展出34位创作者油画作品(组图)
百件宫藏苏作工艺品亮相苏博(图)
一画从心——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即将在京开幕(组图)
首次中国匾额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在北京举办(组图)
为什么说非洲艺术是所有人类艺术的“初心”(组图)
吴珏辉个展将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