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一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各种体裁的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趣等,蕴含着大量美的内容。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领会、体验、感受,适时对学生实施美育。
一、充分再现艺术美在教学中,我对作品优美的景物描写、匠心独具的安排、生动活泼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充分挖掘,着意点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漓江的水”和“漓江的山”的描写段落。对写景的文章,我引导学生注意两点:1.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指导学生尝试:把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义词,看看其表达效果,使之理解原词表达准确。2.语言的朴实本身也是美。要求学生既要从积极的角度去使用语言,并注意到语言不是词藻的堆砌。如在尝试中把山描绘成“巍峨挺拔”,把水描绘成“清澈透明”,都不足以说明山、水的朴实本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我通常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结构的。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文章按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火柴梗死去这一顺序,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反映出事件的因果关系。从内容结构角度看,它像一把投枪匕首,刺向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内容结构显现出的力量的美。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求学生要考虑内容结构,语言的表意的美感作用,使文章丰富的语言、内容和完美的形式达到统一。
二、深刻领会心灵美在语文教材诸多篇目中,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些正面人物的形象,都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注意引导学生将愚公与智叟形象加以对比,领会愚公身上表现出的那种大智若愚、不畏困难的改天换地的精神美,鄙弃智叟那自我保守、不思进娶无所作为的庸碌观念。又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启发学生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周总理的伟大形象,联系到当今的(或身边的)先进典型,虽不在炮火硝烟中,但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平凡的形象同样高大。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众多优秀儿女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反衬出祖国母亲整体形象更美。这些形象的挖掘,可使屹立在学生心灵中的英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的崇高情操得以萌发,这是实现美育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他们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深入分析,再现人物内在的心灵美,能收到使人感奋的艺术效果。学生能在积极而又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受到人物心灵美的熏陶和感染,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孙瀛洲:从古董商到文博大家(组图)
2017年湖南音乐类省统考声乐考试规定曲目伴奏说明
朱德群:恒久不变的联系是恩师吴大羽
雕塑家的艺术跨界实践(组图)
韩国画师Amy Sol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2017年湖南艺考合格线明年1月17日前公布
黄永玉:我一辈子都没浪费时间 但时间还不够用
张俊东: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绘画之比较(图)
美学的出现和山水画的诞生
艺术为民:访著名画家喻继高先生(组图)
李飒:水墨还重要么
无谓的艺盲论造就精神围城
江苏艺考降温去火尚时日
2017年湖南省外院校艺术类专业校考通知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组图)
道法天成,复返自然——记书法家朱非(组图)
2017年上海市美术类专业统考将于12月11日开考
2017上海美术联考上师大考点考场安排
风格琐谈(图)
朱德群:聆听宇宙的天籁(组图)
七招辨《功甫帖》真伪
艺术需要真诚,不需要权谋!
王阔海书法艺术述评
2017河南艺考即将开考,省教育厅支招扬长避短
考古专家谈2013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忍痛割爱(组图)
艺术杂谈:艺术家的素养
何桂彦:新水墨何以新(图)
范美俊:美术网站的多个层面
日本插画家Katsuo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2017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艺术与设计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