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让学生自然地爱上美术课堂辛集中学杨方炎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来看待教育,弄清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明确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学生。只有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一、寻找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我在教学“交通工具”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激起创作的兴趣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将举办近百场互动活动
“云集蓝溪 金炫艺约”六人邀请展开幕
民国浅绛彩“羲之爱鹅”提梁壶
“三大国展”今秋齐聚山东 合力打造文化艺术盛宴
“同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开幕(组图)
山水丹青“大匠之门·醉匠心” 赋能中国文化新力量
画出扶贫路上的感人故事——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精选画展
“舞墨东方”孙安民2019长沙画展开幕
2020年艺考政策继续收紧,我们该如何应对新形势呢?
现象级艺术展览|“拒绝打卡II·天空艺术展”回顾
小议湖北省造宣统元宝
“第二届当代青年陶艺双年展(提名)“在筑中美术馆启幕
民国燕大女校毕业纪念铜墨盒
春耕画卷标上展
赏心悦目的清雍正绿釉瓷盘
故宫展出151件(套)克里姆林宫艺术珍品
2019北京艺术博览会开幕 8000余件中外艺术作品亮相
艺术书展成新风潮 abC上海艺术书展8月30日开幕
山西美术统考考题(汇总)
“陶味道——器·王乐耕陶艺作品展”在京举办
“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展柏林开幕
晚清“五子夺莲”苏绣
紫砂的“吐黑”是什么情况?
展览预告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将于美国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 Cleveland)和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举办
金银纪念章如何正确保存?
2017年北京美术联考/统考色彩考试题7
《光辉.时代》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南京举行
“同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秋风扇微和:中国当代十家扇画展开展(组图)
日本传奇摄影师植田正治作品在厦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