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让学生自然地爱上美术课堂辛集中学杨方炎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来看待教育,弄清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明确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学生。只有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一、寻找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我在教学“交通工具”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激起创作的兴趣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艺考解读:解读艺术类招生的专业考试
2012年新疆美术联考考题猜想
2012年湖北美术联考政策专家权威解读
速写高考教学
怎样快速记录模特儿的动作
分清高考五线含义 确定自己路途方向
2012年美术高考的考场应试技巧分享
高考进入倒计时 艺术生苦学文化课
如何修改画面不满意的部分
国内美术类院校及专业的强弱或排名的判断方法
为什么美术学习要从素描开始
什么叫做版画 版画如何画
美术老师指导考生素描如何在美术高考取得好成绩
您如何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
高考美术色彩训练注意要点
2012年北京美术联考几点注意事项解析
2011高考提醒:考前五大注意事项
本周末将迎来:河南 安徽 浙江 吉林 四川 重庆>>
绘画学习的四大非智力因素
美考素描头像方法,造型头部要三抓
嘴怎样画
2012年上海美术联考考题猜想
怎样表现上肢?
素描在绘画中的地位及在绘画和创作的意义
素描人像完整
色彩写生应试技巧和三个关键阶段
河南省2013年美术联考考题猜想
什么是平行透视,什么是成角透视
2012年高三考生必须要知道的一些时间节点
2013年美术高考生备考八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