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大面五调子是概括明暗变化规律的通用术语。
在一定光源照射下,物体呈现受光部和背光部两大系统。在受光部(亮面)与背光部(暗面)之间是中间色部分(灰面),这就是所谓三大面,在暗部又有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的变化,在受光部又有亮部(甚至高光)和亮部灰色,即所谓五调子。其实又何止五调子,但物体表面再变化、再复杂,也不会改变三大面五调子的明暗变化规律。
(2)、影响物体各个面明暗强弱变化的因素。
物体的表面是由各个不同方向和形状的面组成的。对于立方体、棱柱体等表面呈切面变化的物体来说,上述说法很易理解。而对于表面呈曲面状态的物体,如圆柱、圆球来说,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由切面体不断切削而成,如圆柱体可理解为由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切成六面、八面、十二面,以至更多,最后成为圆柱体。圆球体可理解为由立方体切成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以至更多面体,最后成为球体。这些面由于与光源关系和作画者关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
这些因素简述如下
1、光源本身的强弱, 光源越强,受光面越亮,反之则越暗。
2、与光源距离的远,与光源越近越亮,反之则越暗。
3、光线照射的角度,光线与被照射面越成直角越亮,角度越小则越暗。
4、与物体的距离, 与作画者的距离越近的物体对比越强,即亮则更亮,暗则更暗;而远的物体则对比减弱,即亮的相应变暗,
暗的显亮,也就是说变得比较灰、比较平。
5、物体的固有色、透明度、反光性能, 光照到物体上,由于物体自身表面质地的不同,对光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在柔和的白色光下物体呈现的色
彩称为物体的固有色。物体的固有色越淡越亮,越深越暗。
6、物体周围环境色彩深浅及反光性能,物体周围环境色彩深浅及反光性能是影响物体各个面明暗强弱变化的重要因素。
海外传播与阐释中对齐白石的误读
艺术家:请多考虑下你们作品的受众
和四十米弧面空间共振
此漆非彼漆——朱青生漆山计划一说
没有“自我”,或者拥有“大我”
知识生产:美术馆的发动机
马力:一个在中国做策展的法国人
美术馆不能被赞助者牵着鼻子走
清新的文人墨戏——覃志刚的书画
点染时光 墨绘当代——范治斌作品简析
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画写意造型说
被误读的“程式化”
我们为何而画?
当代艺术三要素
“墨变”:轻松地穿越
秦桧可以被扶起吗?
寻找指引创作的明灯
当代艺术评论:一条纱巾?
王春辰:艺术具有特殊的话语方式和魅力
中西策展人体制及生态对比
我山非他山,心近平凡
从表现主义到波普艺术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
真画还是高仿品?齐白石真迹展引发质疑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今日英国艺术教育:绘画的终结?
为中国美术立言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
工笔画写意性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