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在美术联考中如何画好苹果 “苹果”,无论在素描中还是在色彩画中,都是最常见的表现对象,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默画考试中。很多同学觉得画一个苹果很简单,只要凭借平日练习在脑子中留下的记忆去应付考试,但其实也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的,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几个最常见的问题。
在下笔之前,必须认识苹果的特点,即它的表面光滑,因而高光部位比较明显;苹果有红色、绿色、黄色等不同的丰富颜色,并且色彩鲜艳、纯度高。在绘画步骤上,首先要勾勒出苹果的轮廓和大的明暗关系,然后选用合适的颜色处理苹果暗部及投影、中间色调,最后刻画细节,调整色彩的明暗、冷暖变化。
问题一:把苹果画得过“平”,使画面看起来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这主要是用笔把握不当和水分使用失调所致。解决这个问题,尤其要在调制颜料的水分控制上下功夫,要尽量使暗部的颜料湿一些,灰部和亮部干一些。同时,也要注意恰当地用笔技巧。
问题二:把苹果画的“艳”。使画面看起来很失真,夸张了苹果本身的颜色,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的纯色过多及考生调色能力太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画红苹果,可适当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色,不但增加苹果的明度又可使色彩更加丰富。
问题三:把苹果画得过“灰”。使画面看起来很“脏”,原因在于对红绿相间的苹果,把红色和绿色颜料调制得太均匀,导致了颜色的纯度降低,影响色彩的对比。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画之前务必保持画笔的干净,对于苹果的红绿过渡可将两种颜色并置,或者降低其中一种颜色的纯度,使对比较为明显。
问题四:主要把握苹果和画面的整体感,不要太挑,苹果和苹果中间要有色调的区分。
很多优秀的考生能够用粗狂而简单的笔触,将苹果的形、体、色及明暗关系很好的表现出来,深厚的功力是在平日的归纳、总结中得来的,希望大家能够勤学、苦学,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当心中国画的日本化倾向
艺术评奖一个都不能少
严学章:把“蟹派”艺术进行到底
水随人意 彩如人生(图)
学者朱大可:中国面临文化传承危机
齐白石常以静物画表现传统节令:岁朝图表现元旦
写生之“生”
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文化本源
陈琳:不是做过展览就叫策展人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
曹禺:李苦禅的画给了我们生命之感
段正渠:朋友(组图)
黄宾虹到底会不会画画
山水中的哲学表达——姚伯齐山水作品赏读之一
为什么要带孩子进美术馆
生意与传神 ——中国花鸟画精神探源
三问新水墨(图)
一展成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何怀硕:艺术死亡之源
张子康:美术馆应是文化价值体系建造的场所(图)
莫奈及印象派绘画的社会世相(图)
萃取精神的华彩(组图)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组图)
许嘉璐谈传统书院:培养人的儒雅和气节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身体审美(图)
书画家万不可被自己捧杀
米勒:尖端科学如何重新定义当代艺术
关于当代水墨与国际艺术话语权
潘玉良:身体的性情与自觉
打造地方画派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