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察和表现 整体感是一幅合格的作品中第一要具备的因素。不论你什么时候停笔,画面中的明暗和空间虚实关系都应该是协调有序的。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锻炼自己整体观察和表现的能力。 很多同学习惯盯住画面中一个局部死抠不放,其他部分一概不理,结果画面关系很难统一,甚至很多地方最后也没有刻画,留有空白,画面不完整。整体,就是对画面中各个部分的处理都要照顾到,让他们同时行进,依次到位,不能顾此失彼,差距悬殊。虽然我们画一张画只能用一只手、一支笔,一次只能从一个部分开始描绘,但我们还有一双眼睛用来观察和审视画面。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流动的,可以看到局部,也可以看到整体。作画时眼睛不要理画面太近,近了就只能看到局部,远一些,就能看到整个画面,就能确切的评定画面的整体效果,从而引导着拿笔的手去画那些没有跟上的地方。画面中每一个局部都不要一次画得太过,以免比重失衡。整体是一种意识,靠一种绘画习惯来培养,当意识培养出来以后,则你无论从何入手都不会出问题了。 相互对比和参照 对比是绘画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词汇。位置关系靠对比,比例大小靠对比,明暗层次靠对比,空间虚实靠对比,色彩变化还是靠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效果,对比找准了,整体感也就有了。对比是相互的,对比就是为了产生区别。正如没有潘长江就显不出你高,没有姚明就显不出你矮一样。初学者大多意识不到对比的存在,单凭一种简单的感觉把画面往下推,也就造成了比例失调,主次不明,关系颠倒、错乱等弊病。而找出对比的简单方法就是将画面各部分互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分析其区别和差距,进而实施相应的定位或描绘。“参照物”一词来源于物理课本,我将它引入绘画教学中倒也得体。通过参照找出对比,是一种理性的绘画思维,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感觉的不足,是值得提倡的实用方法。 造形任务贯始终 造形,不只是起稿阶段的任务。不少人在刚接触绘画的时候总是概念性的认为,造形是起稿时的事情,一旦铺上明暗调子,就不用再管它了。这是一个认识和操作上共同的误区,这个误区给这些人们带来了困惑。我们应该认识到,起稿阶段的时间与完成画面的全部时间相比只是一小部分。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看物体(或模特)频率较低,观察物体(或模特)的时间还短,对物体(或模特)的分析理解都不够深刻,所以也就不可能在造型上达到最准确。随着观察物体(或模特)的频率高了,时间长了,自然会发现画面中更多的问题而一直到完成之前仍可能有发现。明暗关系的铺设对发现造型错误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是效果越深入,发现的问题越多、越明显,也就越需要改正。生动且深入的画面效果是要靠精准的造型支撑的。所以,对于修改造形的意识,要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刻画结束,这样才会感到越画越顺手,越画越带劲。 疏舒拙见,只为更多的特长学子和美术爱好者少走弯路,我心自得宽慰。51美术高考网祝大家学有所成!
哈尔滨广厦学院2019年吉林影视摄影与制作校考招生简章
东京展出日本留华学生珍贵照片
敦煌艺术中的小寒:围炉对弈 人生如棋(组图)
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亮相故宫
2019年江苏省艺术类校考相关规定
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8日亮相龙城
英国发现大量保存完好恐龙脚印化石 细节清晰可见(组图)
和田玉收藏谨记“四重四轻”
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春季考试招生章程(PDF版)
“惊鸿之殿--来自北凉敦煌的问候”沉浸式影像展在广州首展
“十步芬芳”陈佩秋书画艺术展隆重开幕(组图)
150余件(套)龙山黑陶佳作在济南展出
聚焦青年画家的创造力——记“中国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提名展(2018)”
“丹青歌盛世——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国画邀请展”在北京开幕
华南农业大学2019年艺术类校考招生简章
“阳光下的歌唱”桑德罗·特劳蒂绘画作品展
中韩艺术家联手演绎“古雅”水墨
“走进自然”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暨大明艺苑试开馆即将在南通举行(举行)
“墨索·丁杰水墨画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组图)
93岁画家赵梅生的艺术人生:有幸赶上了好时代
“故乡——西多罗夫、妥木斯油画展”开年将于中国美术馆举行
天津美术学院全国各考点空余考位的情况说明
荷兰藏家又称愿意归还章公祖师像 福建村民望其尽快兑现承诺
哈尔滨广厦学院2019年黑龙江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百余件古今紫砂艺术名家作品齐聚“1978美术馆”
宋磁州窑人物故事图枕
北电动画学院“阿达实验班赴法学习汇报展”举办
故宫首次最大限度还原清代场景 普通人可感受在宫里过年
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承认各省广播电视编导统考成绩
轮回——2018后水墨时代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