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
一、教材分析 小区
小区是人们生活聚居场所,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区域。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怀恋、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不断完善,小区更是对未来的理想的不懈追求。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以及综合·探索领域的具体要求,本单元的课程为教育学生关注小区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帮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首先从小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小区的照片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从平面示意图的表现进一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空间,住宅、学校、古建筑等从小区的区域划分、建筑的不同功能到人文情怀的渗入,为教学提供了相关素材。
学习活动的设置以为小区命名的活动形式展开,从对小区的整体认识出发,用简洁的形象,明确地表现小区的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活动确定主题。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社会考察,讨论研究小区的现状和发展,设计规划方案。教材以详细的图文资料,为选题、设计思路以及平面设计图的绘制做出示范。最后,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小区规划模型,把设计思路付诸现实,以此完善体验探究、创造的过程。
评价建议设置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资料库提供了有关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关注。
学习大空间就乡村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了选题与素材,激发学生关注更为广泛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学会平面规划示意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规划模型基本的制作方法,并运用于规划设计。
◆能够和同学互助合作,共同完成规划设计和制作等学习任务。
◆能够了解所在居民小区的规划和功能以及人文背景,更加关心和爱护生活环境。
三、教学思路
1.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首小区景色的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最好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小区的图片和平面示意图替代,使学生能够将实地印象运用干规划设计与制作。
教材设置的未来小区的设计思路作为学习指南,从小区的整体布局、美化以及文化特点的体现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列举各种表现方法,为学习活动提供了范式和参考。教学中还可以考虑采用剪贴形式,用色块表现,用局部图片加以示意。
教材呈现的制作步骤为制作活动提供帮助,教学中需要加以演示说明。
对教学任务的要求可以参照“评价建议”中列举的内容制定指标。
2.教学准备
有关小区的平面挂图;小区的景观及各种服务设施的照片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准备影片资料,制作课件);绘制规划图的工具:圆规、直尺、三角板、铅笔和色彩工具等;制作模型的各种材料:剪刀、小刀、胶水、海绵、泡沫塑料板、塑料片等。
3.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在更为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设计规划自己的生活环境,将想像与创意付诸表现,在探索实践中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教学策略的整体思路是设计小区名——规划小区整体方案——制作小区模型。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教学重点有所选择的侧重。以团体活动形式开展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进协作意识,由小集体到大社会的转换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积极创造、互相合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一课时可从设问的形式进入教学情境, “介绍你居『主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画出你家周围的平面分布图……”带领学生重新审视周边的小区,从居住环境、交通、小区的设施如商店、学校、游乐场所、绿化等方面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居住的社区,找出它的特色,并命名,展开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强调小区的基本功能和规划原则、注意事项,尤其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其中的重点。课后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社区建设的大体动态和最新理念。
第二课时就学生的社会调查展开讨论,确立小区的主题应以人为本。小区的功能(住宅、交通、医疗、购物、休闲娱乐、消防治安等)、风格(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文化(当地文化习俗、遗迹、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都应该考虑进去。讨论可采取竞争的方式进行,小组代表阐述调查结果,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结合教材设置的设计方案谈一谈人与自然、社会的依存关系。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要求、考虑,小区为人们提供的应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舒适的场所。同时还应强调小区的时代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人的返璞归真的享受。从自然景观的协调、美感出发启发按学生自己的理解去装扮我们的家园。
通过范式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平面规划图的绘制方法,运用有关地图的知识,了解比例、方位、图例以及绘图方法。设计图示标志,表现道路、绿化、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分组选择不同方式(包括手绘和剪贴)进,行表现,绘制平面规划图。
第三课时制作小区模型。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已确定的小区方案,制作方案不必求全,只要求尝试体验过程和制作质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进行制作。各组的模型以表现小区局部区域为主,最后汇集为一个大模型。课堂的模型制作应力求简洁、概括,注意整体的结构和布局,注意造型与材料质感和色彩的协调。立体造型的点、线、面在模型中的综合运用,材质运用中对于树、房屋、草地、水池、道路、路灯等不同质地的表现都需在教学中强调出来。
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制作结果,要以发展的眼光激励想、确定阶段,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程度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与否;另一方面是制作阶段对于结构、层次、空间、材质、色彩等构成因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展开,可采用模型展览的形式由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四、教学选择
本课制作规划模型的学习活动难度较大,所需工具材料、制作场地要求较高,占用课时太长,实施教学有一定困难。可以考虑与学习大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内容设计对换,将教学重点放在规划设计图上。
规划设计图的表现方法也可以多样化,如我国古代的地图就常采用绘画方式,具体地点和完整布局并茂,详尽而生动。再如平面布局与照片图示结合的拼贴简洁明了,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五、教学建议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是本课编写所期望的目标。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居住环境,通过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引起他们对小区环境的关注。如居住环境的新旧对比、住宅的造型和色彩、标志性建筑、绿化带以及环境与心情等话题。收集学生在所居住的小区的留影,或拍摄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图片用于教学,更能够引起他们对课题的兴趣。规划图制作之前,应该有一些草图。通过小组成员的综合优化,再绘制正稿,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又能够培养协作意识。
设置真实的设计用途,在平面图上假设河流、湖泊或道路作为地形条件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客观条件进行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可以考虑以改变小区环境为题,通过调查绘制小区平面图,通过讨论对现有布局进行改变,设计规划新的小区布局。
提示学生在作图过程中运用几何知识,诸如用圆规画对称图形、等分圆周、中轴线的运用等等。规划设计的教学范图最好能够呈现绘制过程。手绘挂图运用剪贴方式,示范时逐步完成。也可以使用胶片分层演示。展示多种建筑、树木、花园、汽车等俯视图,帮助学生感受特殊角度的图形,有利于对平面图的认识和理解。规划模型的重点应呈现规划布局,房屋建筑的造型要简化。先用泡沫塑料切出简单的几何体,再稍作挖切即可。
泡沫材料的切割最好使用加热的钢丝,不仅切割效果好,而且比工具刀安全。切割台的制作需要一个木架、一根钢丝和一台自耦变压器,可以请物理老师协助解决。
材料的选用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代表当地特色的材质进行制作,就地取材,选用当地最常见的高粱梗、树枝、石头等进行制作。
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认识小区——设想小区——设计小区——制作模型的构思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设计大赛的形式展开,给小区设立一个主题,既有利于学生抓住小区的设计主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使其积极地投入其中。
[教案]周文萍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4课小区 年级 9年级下册 | 执教 周文萍 | |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 | 媒体运用 |
(第一课时) 一、设置教学情境 | 设问的形式进入教学情境, “介绍你居住的小区, 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进入关注环境、了解社会的学习状态。 | 课件展示几幅小区的照片 |
二、分析、探讨,切入主题 | 1.介绍小区,了解小区的功能。 由学生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具有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服务设施,如商店、医院、游乐休息场所等,在自然、地理、经济方面的特点。 2.画出你家周围的小区平面图。 设问:你希望居住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学生 讨论 ) | 媒体展示小区平面图画面,动画演示小区的各个服务设施,它们的空间位置。 |
三、认识小区的特色及规划 | 1.以讨沦的小区理想模式引导学生找出小区的特色:居住环境、交通、小区设施、绿化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学习的场所。如《深圳华侨城生活小区》。 2.小区的规划理念:注重人文素质,以人为本的设计是小区规划的重点。 3.关注细节:卫生设施(垃圾箱)、小区健身设备、休息场地(坐椅)、指示牌等。 | 展示不同类型、风格的小 区影片和图片,有不同地 域、不同时期、不同人文 素质的小区。(自拍的现 代小区图片 ) |
四、考察、实践 | 1.就分析的小区特色、人文景观为小区命名。使学生对于整体的小区规划有直观上的把握。利用小区中有特色的景观进行命名,如晚枫小区、将军岩小区等。 2.布置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小区的规划和拟定小区布局的设计方案。 | |
(第二课时) 一、情境的导入,组织教学 | 引入上节课课题:经过社会考察后,未来的小区会是什么样呢? (以设计大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阐述各个小组的考察结果及对未来小区的设想) | |
二、教学的深入:创意 的表现 | 1.小结各个小组考察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区的主题是以人为本,那么,各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如何把握?抓住什么特色? 2.深入分析: 关键词:功能、文化。 3.案例:P15《我们未来的小区》 设汁元素:主题、设汁思路、小区平面图、主体景观剧。主题:人·自然-社会 (人与环境的关联)、阳光·绿叶·水(绿化、高品位生活的追求)、传统·现代(设计中对于形式美的定位) | 媒体展示完整的小区没计稿 |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 | 媒体运用 |
三、创意的完善与表达 | 1.由各小组根据对小区的深入了解,将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绘制平面图和主题景观图形。 2.组织设计评选,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来陈述本组的设计方案,展示设计图,突出小区的设计特色。 3.教师总结各组的设计方案,强调小区的人文、时 代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等因素。 | 展示学生的设计草图 |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 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设汁方案选择适当的T具材料进行小区模型的制作。 | |
二、 制作模型 | 1.材料的选择: 泡沫塑料板——制作建筑物、主题景观、模型底板; 海绵——植物的造型(可涂抹上色彩); 塑料片——细小植物、公用设施。 2.粘接:运用胶水粘贴,将泡沫塑料板用切割、拼接手法固定成型,注意高低、大小错落,形式的丰富海绵的材质可塑性强,可用剪刀修剪成树形、灌水人,用铁丝固定,可上色,使形象更逼真。草地、水池、路灯可选用相应的不同质地的材料表现。 3.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 教师运用展示仪演示制作模 型的的要领 |
三、教学评价及知识 拓展 | 1.可组织一个展览的形式,将各组的小区模型进行学生互评,使教学氛同一直保持,使学生通过制作、自评、互评,加深对于设计的意识,并获得认同感,激发学习热情。 2.知识拓展:关注身边的事物,小区的服务设施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可尝试设计,如供人休息的坐椅、指示路牌、电话亭、饮水器等。 3.教师总结:小区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仅要认识它,更要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双手装扮它,木来的小区将是我们最为美丽、绿色的精神家园! | 展示学生作业(背景音乐) |
[资料]图片资料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相关介绍
上饶师范学院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系情简介及专业介绍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相关简介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相关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园林艺术系相关简介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西安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介绍
湖北经济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简介及相关专业介绍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艺术学院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及其相关艺术类专业介绍
吉林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廊坊师范学院美术类相关专业简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简介及专业详情
山东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相关介绍
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介绍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