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家园》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今年我任八年级美术教学,第一次使用苏少版教材,与它同行一个多月以来,深深地恋上了这套教材,因为它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理论为主线,改变了过去以画种为主线的编法,拓展了美术的文化情感背景。而且教材的灵活性很大,教师可以大胆的把教材进行处理成能详能略,有的放矢。当我上到《变迁中的家园》一课时,我在处理教材时突出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意趣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使学生通过对身边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然后在开放、轻松的心情下,徒手画出家园,这即避免了走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机械、枯燥的绘画技能练习圈套。能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主动性,并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从过去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为了能上好《变迁中的家园》一课,我在课前要求学生从网上或书籍上查阅有关家园的资料,初步了解家园变迁的历史,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时期或地区的家园进行较深层次的了解。观看周围自己喜欢的有代表性的家园,并有自己的观感;(建议有相机或DV的学生对家园进行摄影与录像。)通过这样的了解之后使学生对家园环境有初步的认识,为《变迁中的家园》课堂打下第一桩。
案例描述:
当我处理《变迁中的家园》一课时,注意到这节课是属技法课,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绘画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即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所以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新的处理与尝试。
为了能在课的引入环节上有所突破,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满意的方案,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GoogleEarth这个软件,这时我想到,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地球的一步步放大找到自己的家园,作为这节课的引入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使引入的内容更加丰富与突出主题,我也拿起相机对家园进行“寻美”活动。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在师生问好之后,我微笑地向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来玩个游戏——寻找自己的家园,这时全班学生的眼光齐刷刷的、兴奋的看向我,通过大屏幕我首先给他们看我由一个地球慢慢放大找到了我们的家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家园找到时,他们眼里闪着激动的光,充满了对自己家园的热爱。进而我就由地球的演变,联系到家园建筑物的变化,学生们也踊跃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家园发生的变化。趁学生还处于兴奋点,我说那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来画一画我们的家园呢?学生大声的回答:有兴趣!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去表现理想的家园一景,那么如果开门见山式给学生讲解的话肯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在给学生讲之前设计了几个问题:徒手画家园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它会用到我们以往所学的哪些知识点?学生说:画家园不知从那里入手?画不出校园的立体感与空间,不知画面怎样进行安排。
综合上述问题归纳为:
1.画家园不知从那里入手,就是要把家园的景物分前景、中景、远景来处理,并对应大屏幕上的家园一景的图进行分析、面对直观实例向学生讲解,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2.画不出家园的立体感与空间,这个问题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就是如何处理画面空间而所涉及到的透视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屏幕上出示几幅透视强烈的家园图片,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透视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
3.不知画面怎样进行安排,这就是画面的构图,构图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的,在这里我并没有展开对构图知识的长篇阔论,而只是在大屏幕上展示四幅构图不理想的画面,让学生来指出它的不足之处,然后在大屏幕上展示两幅构图较为理想的画面,这个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的参与而解决了。
为了给学生树立信心与更加直观地了解一幅画完成的全过程并结合上述三个问题加以实践,我当场给全班的学生进行示范演示。当我花了近几分钟的时间采用速写加默写的形式把一幅家园画徒手画出来,全班学生鼓起了掌声……
此时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并有跃跃欲试感觉,我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去体验一下画家园的乐趣?学生答到:想。那就请同学描绘一幅理想中的家园。
有些学生想了想就动手画起来了并很快地进入了状态,但是还有个别学生不知所措,这时我就加以引导他们,也拿起画笔进行启发。此时有的学生或专注于画画、或与同学间交流对比、或是在欣赏自己得意作品似的,在学生幼稚的心灵中流露出喜悦的表情。我在画画的空隙中进行巡视与个别指导,好的加以肯定并向其他学生予以示范,个别画的较欠缺的给予积极的引导。
不知不觉学生的理想家园画已跃然纸上,虽然有的学的作业歪歪扭扭、比例失调,但学生们还是高举着手高声喊到,老师我画完了!我成功啦!此时我让每位学生把自己作业拿到一块来,每位学生相互欣赏他人的作业,或羡慕、或表扬、或点评……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画得都很好,在这里老师向每位学生表示祝贺,并给在这节课绘画表现得最好的学生颁发最佳表现奖,给在这节里进步最快的学生颁发进步奖……此时下课的铃声响起,在充满的喜悦、轻松、的气氛中我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回应到:老师再见。
案例反思:
这一课我在处理教材时从动情——述情——抒情三个大的环节出发,学生情感变化是递进的,从而激发学生作画的欲望,同时再次证明了“兴趣是学习的酵母”的教育命题。其中述情是对描绘家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叙述阶段。为解决该部分内容,我从“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和“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的心理深处展开课堂教学(例: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家园出现更是兴奋不已,当学生欣赏家园的变化时,好多学生都用怀疑的口气小声地说——这是我们家园吗?),既从学生的身边事物和原有的经验出发,积极采用了有效激发情感的教学手段(直观导入、讲解示范、开放探究和实践操作等),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课教学实践操作性强,既能完成徒手画的绘制的技能训练体验,又能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标。
认识素描半身像的构图
画素描时常见七大错误 校考静物都不怕
信阳师范学院简介
素描半身像之手部训练
解放军艺术学院简介
素描半身像是什么?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简介
泰山学院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简介
北方民族大学简介
安阳师范学院简介
认识素描半身像的衣纹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郑州师范学院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简介
昌吉学院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简介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简介
郑州轻工业学院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简介
唐山师范学院简介
洛阳师范学院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简介
宁夏大学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简介
西安工业大学简介
北方工业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