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装裱格式分为卷、轴、屏条、册页、对联、扇面等。
中国书画的装裱起源很早。古人喜用屏风,屏风画也需装裱才能帖上屏风框架。秦汉时的屏风就是经过裱褙的。后汉书记录,汉恒帝时有《列女屏风》等。当时都是用粗的麻纸、布或帛等在书画背后复裱一层以起加固保护作用。后来,因旧屏风上拆下的书画,需要保存,就发展成了真正意义上装裱。装裱书画既为了保护,又为了给书画以美观的装潢。但古代书画华美的装潢还有另一层意义,对帝王而言,是为了显示其威仪。秦代就提出了"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一民"的说法。
至唐代李世民时,据《唐六典》记载,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秘书省有装潢匠九人,专职官方装潢。而且,装潢形式也有严格规定,《名画猎精录》中记述:"贞观,开元中,内府图书,一例皆用白檀香为身,紫檀香为首,紫罗褫织成带,以为官画之标志。"当时日本派使臣来我国学习书画装潢,唐太宗亲自指定张彦远对他们教授,可以说,日本现今的书画装潢,表现的应是唐代的制法。
宋代往往有画意不全的绢本立轴,是因从屏上拆下再装之故,也有边上注有某画第几幅等字样,说明是残缺屏障改装的。
北宋时对装潢十分重视,装裱师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北宋有"文思院",设六种待诏,装裱师即为其中之一,列入正式的官职。至北宋宋徽宗时,在画院中将装裱师设为提举官,同时颁布了正式的装潢格式。
宋代装裱格式十分严格,据宋高宗《翰墨》志记载:"纸书绢素,备成卷帙,皆用皂鸾鹊术锦褫,白玉珊瑚为轴,秘在内府,用大观、政和、宣和印章。"绍兴御府时,除了对装裱外表有严格规定外,还对具体操作技巧订有规章制度。
宋时民间装裱之风盛行。由于装裱师位列官职,所以,装裱是一件近乎风雅的事,比如米芾、王诜等,也都兴致勃勃地清洗、装裱、修改自己收藏的书画。就此,米芾在他的著作《书史》和《画史》中,都有记述。
书画装裱有以下几种形式:
立轴有一色、二色、三色裱,纸镶绫边、纸镶旗杆边等格式。立轴画心的四周,一般由"圈档"(紧包住书画的绫、绢或纸的窄边)、"隔水"(紧*书画的那部分绢或绫)、"天地头"(隔水上、下的两部分绢或绫,上为"天头",下为"地头")、"包首"(书画背包起首部位,在书画卷起后包于卷的外部的那部分丝织品)、"惊燕"(裱贴于"天头"上的两条竖的绫或绢的条子)、"天地杆"(包卷在书画两头内的两根木杆)、"轴头"(套住"天地杆"暴露于书画外的木杆的两头,卷画时手握之处)、"签条"(贴于包首上的绢或绫的长形条子,用于书写书画名)等组成。根据建筑物高低、画心长短的比例而定,并予以相配合。
① 一色镶边框的"天地头"用同一浅色绫绢挖嵌或镶成,不用"惊燕"。
② 二色裱由"圈档"、"天地头"、"惊燕"组成。"圈档"随画心配色,"惊燕"与"圈档"颜色相同,"天地头"用蟹青、古铜等较深颜色。
③ 三色裱与二色裱相同,另加上、下"副隔水","副隔水"的颜色比"圈档"较深,"惊燕"色彩有别于"副隔水"("三色裱",是在"天地头"和"隔水"之间再加一层绢或绫的裱,故有三截。中间加的一截称为"副隔水")颜色。
秦汉以前用桃木作板分写"神恭"、"郁垒"神名,悬于门之左右,以为驱鬼压邪之用。至五代,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自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句,世称"题桃符",这是对联的起始。宋时,民间广泛张贴对联,后盛行于明清。
宋代开始流行用书画裱成条幅装饰壁面,称为"屏条"。元代则通行"墙皮画",即把托好的大幅画用来遮壁。至明、清发展为4~12幅画面,拼成为整体的一幅连屏,称为"通景屏"。由于"通景屏"跨幅连景,中间不宜用镶料,不然有隔断之感,故中间几幅的左右和外侧两幅的内边,仅镶一条约半厘米的绢窄边,隐在画幅背后,起护托作用。每一条屏条,要求裱得长短、宽窄、镶料都一样,一般都用一色浅米色或浅湖色绫绢装裱,通常尺寸比立轴为短,并排挂在一起,中间不露出墙壁,所以地杆不装轴头,两端用色锦封。 另一种是四条分别为春、夏、秋、冬四时景物,或四条篆、隶、正草等书法的屏条,都称为一堂。
手卷 中国古代的一切图籍,原本都是可以卷舒的,如竹简、木简,便于阅读。以后书法、绘画作品的装卷,即是竹简、木简书卷形制的演绎。 手卷结构复杂,其排列顺序,由于"天头"、"副隔水"、"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画心"、"正隔水"、"拖尾"多个部分裱成。"天头"是用以装饰和保护画心的,一般用深色绫绢料镶成。"引首"明代始有,是用来题写手卷名称的,用染色仿古笺纸镶成。"拖尾"用宣纸接成,是留给鉴赏者用来题词的。拖尾尺寸很长,一般要用三张宣纸粘连而成。为了使"天头"、"引首"、"拖尾"与画心等一一分开,并增加美观,其间需要有相隔的镶条,这就是"副隔水"、"正隔水",一般用淡色绫绢料镶成,但也要有深浅之分,以免单调。
在唐以前,书画都以卷轴,因阅读不便,唐始有将卷轴分割成多页的,为防遗失,便装潢成册,方便观看,名"册页"。册页的装裱基本方法一如卷轴,但装裱纸层加厚,至少要裱纸八层,使之硬如纸板,再大还须加层。册页有三种式样,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
扇面画也是中国书画装潢格式的一种。圆形的纨扇流行于宋代和元代,而明代约永乐后开始流行折扇。折扇相传是宋代从朝鲜传入中国的旧书画揭下再装裱,须谨慎考虑,一是防止裱时处置不妥或不小心损害了作品,二是防止在揭去旧托纸之后使书画失去元神。 一般的书画,若原来收藏比较得法,看上去基本清洁完好,只有浮面的灰尘、干霉,或小片污渍,那就不要淋洗,只需在揭裱之前用刀或合适的工具等拂、刮去浮尘或白花,有些去不了的部分,则用排笔局部刷洗,尽可能保存原来的精神。
如果书画因烟薰尘积,发霉发黑,则需要先淋洗。清洗的方法有两种:
① 烫水冲洗。如果画面发黑发霉十分严重,原作已几乎看不清楚,可用烫的水清洗。
② 皂角或漂白粉或枇杷水漂洗。冷水加皂角或滚水浸枇杷冷却后使用。也可用漂白粉,但漂过纸则易变,容易松脆,而书画本身经漂白粉冲洗,也容易失去原作精神。如果所需漂洗的书面已破损,则洗时不要揭去书画原托纸;如果表面完好,则应先揭去原托纸。冲洗时,先将书面附在油纸上,放置于案板或桌上,然后将一边垫高,从高的一边泻水淋洗,同时还用刷子洒水,不断淋洗,直至冲净为止。书画经揭下冲洗后,破损处要修补。修补好的白地上要加画接笔。
书画修补,要尽可能找和书画本身相同或相近的纸、绢来修补。修裱古书画,则也最好用年代与原作尽可能相近的古书画纸、绢。所以,平时若见到一些合适而本身已没有什么价值的书画,不妨妥善保存,待需要时把其上空白无书画处取下用于修补。或做旧一些纸、绢备用,办法是把一些新纸、绢置于风吹日晒处,时间长了使之陈旧老化。或用茶水染、烟熏等方法做旧。
原书画被重新装裱修补以后,在补上的部分要接笔,接笔要尽可能能做到补上的墨色、色彩、气韵、笔触和原作都能融合相配。
网传288所本科大学转职校不实 疑为抢生源散谣言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5年美术专业录取方法
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景德镇学院2015年承认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
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承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统考成绩
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阜阳师范学院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2015年西藏招生少数民族贫困生免除学费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2015年黑龙江美术类专业分数段统计表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录取方法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2015年领取准考证及考试时间安排
2015年新疆高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招生新增实验艺术类专业
2015年甘肃省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考生成绩查询通知
江苏大学
南阳理工学院2015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国际学院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郑州大学2015年音乐类专业录取原则
甘肃政法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开启全新毕业季6月1日正式展出
安庆师范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5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