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大地”突然——于会见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 此次展览共展出油画家于会见的作品40余幅。他以城市景象、大鸟、高塔等物象为呈现内容,传达出人终究不能离开现实而生存的主题;在他的画面中,对生态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展现,是为了强调都市人对故乡缺失的焦虑和对放逐异乡的无奈。 于会见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他曾于今年2月和5月分别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和北京今日美术馆以“大地如何存在”“大地异相”为题举办展览。
建筑该怎么说话
英雄儿女、英雄文化撑起中华文化伟大复苏梦
设计与伦理:对话著名设计理论家高兴博士(图)
范美俊:王羲之不是书法家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图)
青年艺术家要提升参展意识
林泓魁:优秀非遗经纪人难寻觅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
书画装裱“三大”技术:传统装裱,机器装裱,手工机裱
天美学生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
刘洪郡:相对中的笔墨
传统绘画的当代性转换:对油画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图)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组图)
享受艺术过目即拥有
王端廷:水墨热的冷思考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组图)
公众为何会认为故宫有宫无宝
画家严培明:命运是一种偶然
文物衍生品如何延伸价值
刘庆柱:古城墙保护与利用应慎之又慎
画画有光明正道也有邪门歪道
油画本土化:画中国人的油画
文艺评论要进入时代的场域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二探
最新研究揭秘:狂人梵高其实不疯也不穷(图)
阿布拉莫维奇:人的一生是一场持续的行为艺术
人之初:西方艺术史中的儿童形象(图)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