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离不开油色,但用油色画的并不全是油画。油画离不开素描,但油画不等于用颜色画素描。五百年来的油画历史,展现出它在色彩上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条件色的规律。离开了它,也就离开了传统油画色彩技巧的精华和特征。
条件色的运用,晚于装饰色彩的运用。但条件色规律的发现和发展,并不意味装饰色彩规律的衰落和死亡,而是艺术色彩技巧的丰富与发展,百花园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绘画性,即写生色彩的生动性,非掌握条件色的规律不能获得。而条件色规律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色调问题。
在生活中,在艺术中,色调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是与"形"结合在一起的。但它却有其独立的自身规律。
在生活中,色调无处不存在,它笼罩一切。在艺术品中,对欣赏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主要色彩倾向;对创作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统帅和指挥。丰富的局部冷暖色彩,如果没有色调的统帅和指挥,就失去了整体色彩的统一性;就必然"花"、"乱",不和谐;就没有统一的气氛、情调;就难以达到以色传神,以色抒情,以色写意的作用。色调在大自然中,色调是色光的产儿。
物象呈现的色调,反映了光源色的特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色调。莫奈的几张不同的《卢昂大教堂》正显示出因光照的色相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色调。教堂亮面的色调依阳光色的变化而变化,暗面随天光色与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早晨阳光偏暖黄,天光偏兰紫,照射在浅灰色的教堂上,教堂的亮面色调便随阳光而近暖黄,暗面随天光而近兰紫。近午阳光偏白微暖,天光偏兰,教堂的亮面与暗面亦随之而变。黄昏教堂处于逆光之中的影子里,见不到阳光照射的一面,整个教堂受天光影响而偏冷,伫立在充满暖光的天幕之中。
光源色冷暖倾向明确者,色调服从光源色。光源色倾向微弱或近于无色者(白色),物象本身的色相便成为色调的主宰。如马奈的《吹笛少年》,光色倾向微弱。画中物象本身色相组成了以暖色为主的微暖色调。
色调是客观存在,但不是人人都认识到它的存在。一般人看物象多注意于每个物体本身的色相,而且善于摒除光色、环境色的影响,识别出物体在白光下所呈现的色相--即固有色。这种观察方法称"固有色观察方法"。杜甫的诗句中有这样的描写:"两个黄鹂啼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固有色。我国几千年来对固有色及其规律的研究是非常完备的。油画需要用"条件色的观察方法"。只有运用这种观察方法观察物象,才能看到物象的条件色,也才能发现色调。在李白的《秋浦歌十六首》中,第十四首是歌颂冶炼工人的。诗中写道:
炉火照天地,红垦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烟,原是墨灰色。这里因炉火红光照射而呈紫色。冶炼工人也因照成红色而被李白称为"赧郎"。这首诗描写的景物已不只是固有色,而是有条件色了。诗中还展示出了两种色调:一是作为主体的"赧郎"与炉火的暖色调部分;一是作为陪衬的冷色调的"月夜"和"寒川"。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这两首诗对于色彩的描写:李白的诗,正如郭老所说"好像是近代的一幅油画";而杜甫的诗就很像一幅重彩国画。从李白的这首诗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对条件色已经有所发现了。可惜没有将其规律总结下来并运用到绘画当中。
评王浩山水艺术(组图)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组图)
大宅收藏蔚然成风:人文别墅一席难求
刘玉来《历代名帖集字诗》说明
画廊如何与艺术家合作
审美盲目化助长庸俗风
画家玩代笔是自掘坟墓
马国俊:寻觅书法艺术的起点
青年艺术100:重复创作的困境(图)
中国画当如何写生?(图)
2017年北京高招美术类加试三试取消
日本华人生意经:开文物拍卖公司靠拼搏和历练
抽象难懂的当代艺术这样品味
长春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时间及地点
揭秘故宫的数字化新玩儿法
成功的艺术评比关键在哪里
文玩文化同样需要讲传承
文物考古不产生GDP:却是一种文化涵养
2017福建美术联考考什么
2017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考试管理办法
廖廖:西方战争史背后的艺术史
宣纸制作:传承在前 发展在后(组图)
实验艺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2017陕西美术统考联考时间考点安排
2017山东美术联考本月18日开考,考生只睡3个小时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
2017黑龙江美术联考人数继续减少
雷峰塔珍宝的启示
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艺术类校考报名时间于12月1日开始
艺术家扎堆古村落:利大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