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是中西文化撞击和交汇的重要历史阶段,面对西风东渐下的中西问题,艺术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表现,尤其是当形形色色的西方美术思潮及绘画技法猛烈冲击着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及其技法,借鉴西方美术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保守、改良、抑或革命?1月7日至2月27日展出的“碰撞与交融——广东美术馆藏早期留洋艺术家作品陈列展”上,面对国家危亡处境和民众救亡图存的艺术家们,做出了艰难的时代抉择。 辛亥革命以降,肩负着振兴和发展中国美术事业的重任,一批满怀创作激情与救国热忱的艺术家们走出国门,漂洋过海远赴欧、美、日等学习研究西方绘画,以各自的才华和理想实践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学成归国后,他们通过传播思想、兴办教育、组建各种艺术群体等方式,把西方绘画理念介绍到国内,开创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启蒙运动,为中国早期油画等西方艺术的引进与民族风格的形成和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中国第一批有意识地学习吸收西方绘画语言体系的艺术先行者,他们已经毫无争议地进入到中国近现代油画史和美术史的坐标中。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表示,留洋艺术家们并不满足于仅仅学习西方美术,更极力主张中西美术融合,力求作品兼具中西之美,以传统中国绘画方法和材料工具为主体,熔中西绘画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中国绘画风格。例如,具有“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独特绘画风貌的岭南画派,跳出了守旧的师法古人、墨守成规的窠臼,在保持传统中国笔墨特色的同时,开创了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水墨格局,直接表现大自然和生活带来的感受。 据悉,广东美术馆以艺术史为线索在收藏工作中做了诸多积极的探索,该展览展示的早期留洋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就是该馆馆藏的一大重点,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序列,但同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填补,像早期留洋艺术家群体中几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徐悲鸿、林风眠等因经费等诸多原因尚未征集到合适的藏品。“我们一方面是为这一馆藏系列的继续补充和完善为学者、专家及观众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试图将展览作品串联起来形成一部富于视觉力量的社会发展图像史,通过对作品的重新审视,从一个有效的角度发现近现代中国精神史中某种起承转合的细节,再次引发人们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史的积极讨论和思考,同时为当代中国美术研究和创作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罗一平说。
来自童话王国的古风时尚与当代艺术
克里姆林宫宫廷艺术珍品亮相紫禁城
河南籍画家李伯安遗作《走出巴颜喀拉》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 4位昆曲大师捐赠珍贵手稿
12家机构藏品汇集北京画院美术馆 讲述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
美石遐想:小船
走进甘肃张掖暨2019张掖•敦煌写经艺术节举行
中国芬兰联合画展在赫尔辛基举行
“千手观音”群展
太华夜碧 人间清钟: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海南大学“古籍丛中一回首”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纪实(组图)
吴为山雕塑作品展艺术沙龙在凤凰中心举办
德国摄影师中国展览知人识面:呈现60多幅肖像摄影
祺祥通宝钱和子钱 铸母和母钱欣赏
品赏一枚超厚重的崇祯通宝
汉代灰陶博山炉
庆庆物语:妙幻博物馆——陈庆庆装置作品展
紫砂壶的四个等级你知道吗?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广州双展区同日开幕
吹箫与扑蝶
首届云竹湖国际涂鸦大赛暨邀请展启动
法国摄影师首个中国个展 专注鸟类摄影四十多年
韩国艺术家 Rostarr 个展在WOAW举办
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光影艺术展在巴黎举行
德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巡回展开幕
博大精深 自成一派——傅继英厦门展览序言
李伯安生前未完成巨作展出,怀揣对生命的敬畏“走出巴颜喀拉”
多少度的白酒适合收藏
113国美术家共绘文明交流多彩画卷
漫谈“黄金叶”创牌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