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

“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9

1月15日,“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展览将持续至6月16日 “总之,不要阴影,不要阴影,不要阴影,也不要皱纹!”第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西方男性画家胡博·华士曾在书信中向亲友抱怨。面对这位威严能震慑百官的中国女性,胡博·华士只能放弃西方肖像画的基本要领,而按照慈禧的要求进行修改——去掉眼睛上下和鼻子等处的阴影,眼睛要加大,嘴唇要丰满,嘴角要向上,眉毛要直。 精致、美,历来是皇家的要求,在慈禧太后的身上,表现得或许更为明显。一个小小的渣斗(又称“唾壶”、“唾盂”),在古代宴饮中用于盛放食物残渣,一入皇家为慈禧所用,就变得非比寻常。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上,那只侈口、束颈、圆腹、圈足、内壁及足底施白釉、外施明黄色釉、外壁满绘粉彩蝴蝶纹、设色艳丽而不杂乱的小渣斗在展柜中可爱生动,上面的金彩在昏黄的博物馆灯光的照射下熠熠闪亮。 “故宫”、“珍藏”、“慈禧”和“瓷器”都是本次展览的亮点。在收藏类节目火爆、艺术品拍卖市场日趋壮大的今天,老百姓对文物产生了热烈的向往。首都博物馆的展厅内,走道宽敞,可观众们却鱼贯而行,一件展品、一件展品地细细观摩,若遇到驻足流连者,后面的观众就焦急起来。观众的行程似乎很长,尽管展出的都是皇宫内普通的生活用品——碗、汤匙、花盆、花盆托、圆盒等等,但精美的纹样、亮丽的色泽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甚至有观众拿出放大镜来欣赏。 慈禧瓷器极具价值 慈禧太后那拉氏(1836-1908年),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咸丰帝之妃,祖居叶赫(今吉林四平附近),故称“叶赫那拉氏”。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开始,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过世,慈禧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掌权者,统治中国达47年之久。 同治、光绪时期,既有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史家所谓“同治中兴”之说。总体而言,中国社会和经济趋向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民族工业日益衰退。此时景德镇御窑厂的瓷业生产也呈现出异于前代的景象。一方面,较康乾盛世有所萎缩,“造作法度诸多失质”;另一方面,为满足宫廷内府和统治阶层的奢华需求,也烧造了数量可观的精品美器。这其中,为迎合慈禧一人之享受,景德镇御窑厂依照内府新颁官样烧造了一些慈禧太后专用的品种,不仅质地精美,而且花样频出,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本次展览展出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同治、光绪朝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官窑精品100件(套),分为“同治大婚用瓷”、“慈禧万寿用瓷”、“大雅斋瓷器”三部分,以慈禧个人用瓷为主,兼及同时代的官窑产品,力求全面展示晚清同治、光绪时期宫廷用瓷的风貌。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认为,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收藏风气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学术界和收藏界多认为清代乾隆之后的瓷器“殆无足观”,对于晚清瓷器关注不多,也并未予以足够重视。随着近年来陶瓷研究和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不断升温,晚清瓷器越来越凸显出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这其中,专门为当时的掌权者慈禧太后定烧的瓷器质精器美、花样迭出,与一般意义上的官窑瓷器风格迥然,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个人追求奢华之美 黄地粉彩红蝠纹盅高6.5厘米,口8.2厘米,足3.8厘米,盅敞口,深弧腹,圈足。内壁及足底施白釉,外施明黄色釉。外壁以没骨法绘矾红彩蝙蝠数只,红蝠与“洪福”同音,突出喜庆祝福之意。口沿及圈足边以金彩装饰,外底中心署红彩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 此盅属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用瓷。景德镇御窑厂从同治七年(1868年)开始受命烧造皇帝大婚用瓷,以成套的日用器为主,器类有碗、杯、盘、碟、盅、渣斗、盒、匙等,釉色以黄地、红地最多,常以粉彩装饰。为迎合婚庆主题,其配色艳丽,气氛热烈,画工精细,纹饰多采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鸟和文字组合,如梅、兰、蝙蝠、喜鹊、“双喜”、“万寿无疆”等。大婚用瓷样式由宫廷画师按统治者的喜欢和要求绘制,据记载共有23种。 作为统治者,慈禧朝纲独揽、擅权专政;作为女人,她嗜京戏、好摄影、擅长书法绘画,其宫廷生活奢靡繁冗,颇具色彩。这些浓艳华丽的瓷器,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异样的奢华,为渐趋衰微的晚清制瓷业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在慈禧生辰庆典用瓷上尤为明显。其中,慈禧万寿用瓷是光绪时期宫廷制瓷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造型式样几乎囊括了传统的各类琢、圆器。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吕成龙介绍说,为慈禧历年生日特别烧制的瓷器,花费白银高达40万两,远高于同治大婚时花费的13万两。 据档案记载,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烧造完成的“体和殿制”款瓷器,即是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的供该殿陈设和慈禧皇太后用膳的瓷器。体和殿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位于故宫西六宫内,专为庆贺慈禧皇太后50岁寿辰而建。展品中,“体和殿制”款青花折枝菊纹长方花盆是宫廷种植水仙的器具,盆体呈长方形,敞口,直腹,下承4个如意形足,外壁通体以青花装饰,四面均绘菊花纹。“体和殿制”款黄地粉彩花卉纹圆盒呈扁圆形,圈足,上下子母口盖合,外壁通体以黄釉粉彩为饰,盖合处以蓝料彩绘朵花纹,外壁上下各绘梅、兰、牡丹等4组花卉,盖顶部一紫色圆形开光内蓝彩绘5组蝙蝠托一团寿字。 “大雅斋”瓷器最为考究 “大雅斋”为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景区内一处建筑名称,是供慈禧皇太后绘画习字的画室。光绪时期有一种瓷器,这种瓷器是为这处画室特别烧造的慈禧皇太后专用瓷。总体而言,“大雅斋”款瓷器色调鲜艳、器形多样、绘画精美,与同时期其他官窑、民窑器物相比,在质地和工艺上都最为考究,体现了光绪朝御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大雅斋”瓷器大到鱼缸,小至印泥盒。器形包括盖碗、瓶、尊、水仙盆、鱼缸、大缸、笔洗、盘、碟、高足碗盘、高足碟、盒、渣斗、花盆等等。就花盆而言,就有长方形、八角形、连体、海棠形、圆形、扇形、元宝形花盆等等。瓷器纹饰题材丰富,以色地黑线双勾花者最多,描绘有藤萝花鸟、藤萝月季花、藤萝蝴蝶、莲塘荷花、鹭鸶莲花、栀子桃花、葡萄花鸟、荷花青蜓、喜鹊登梅、牡丹花、牵牛花、桃花、紫藤花、萱花、绣球等等。颜色也丰富多彩,纹饰大多是在浅松石绿、佛头青、蓝色、深蓝色、浅蓝色、豆青色、浅青色、藕荷色、黄色、大红色、粉红色、浅紫色、绿色的地子上淡墨彩绘,画风细柔,图案精巧,可与康雍乾时期瓷器媲美。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藤萝花鸟图碗通体施淡湖绿色釉为地,上饰粉彩过枝藤萝花和牡丹花鸟纹。过枝花卉纹是清代新创的一种装饰技法,多用于碗、盘等圆器的装饰。所谓“过枝”即依据花卉的自然形态,在器物里外面连接绘画,形成一个完整的花卉图案。而“永庆长春”款绿地粉彩藤萝花鸟图渣斗则精致小巧。通体施松石绿釉,釉上以粉彩绘藤萝花鸟图。赭色的枝干上落有一只雀鸟,配以周围紫色的藤萝,洋溢着欢快活跃的气氛,绘工细腻,精致传神,设色淡雅明丽,器型规整,釉面莹润,为光绪朝精美之作。外壁口沿下矾红彩书“大雅斋”三字,旁边钤椭圆形红彩印章,印章内双龙环绕一行篆字“天地一家春”。圈足内施白釉,器底署矾红彩楷体“永庆长春”四字双行款。 不管慈禧太后的生活如何辉煌、绚丽,一切都已成云烟。转身之后,奢华留下,皇宫的苛刻追求促进了制瓷业的进步。今人竞相瞻仰过去的奢华,但愿不只以奢华为目的,毕竟展览的初衷是通过器物窥视慈禧的隐密生活。“大雅斋”款绿地墨彩花鸟图长方花盆

“体和殿”款黄地墨彩折枝桂花纹花盆

“永庆长春”款绿地粉彩葡萄花鸟图渣斗

光绪藕荷地粉彩花鸟图高足碗

同治“燕喜同和”款矾红地描金“喜”字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