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马列维奇到康定斯基——欧洲的构成主义”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次展出的欧洲构成主义作品主要来自德国私人收藏家。展览汇集了沃斯里·康定斯基、卡斯密·马列维奇、亚历山大·罗德钦柯、拉斯洛·莫霍利-纳吉、弗拉基米尔·塔特林、奥托·弗伦德里希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82幅绘画、雕塑、拼贴画、水彩及素描作品,连同58件原版宣言,艺术家书籍、早期展览画册、诗集,所有作品均创作于1909年至1940年间,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上世纪的先锋运动,凸显了东欧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的重要贡献,及对新式绘画理念的巨大影响。
埃尔·格列柯:给画布以生命
陶瓷艺术:市场持续火热批评不应失声
“大师”评选缺什么?
探索的目标是超越自我
大师杰作引我们重返正途
当代艺术何以“去魅”?
在传承中发展 ——黄泽森的绘画艺术
美术界研讨潘絜兹
黄国强:东西求索五十年
吴长江:把“潜力股”培养成“实力派”
如何开展造型基础教学?
雷人“鸟巢”频现,都是创新乏力惹的祸
“雕塑计划”:新格局下的自我突破
方力钧:创作动力源于痛感激发
博物馆民间捐赠之路堵在哪里?
品读唐卡艺术的“太阳味道”
当代水墨:从“穷途末路”到突破超越
斥资600万建“皖公”巨像引热议
重建新闻漫画健康向上的战斗性
仿洋设计难走远
以历史眼光看待文化现象的大家
实验水墨:从文化转向材料
[艺象杂言]别让艺术输给情色
新水墨描述中国画自我立场
赵根成人物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美术要坚守美学底线
中国当代具象油画中的形式与精神
大众与版画
让传统照进未来 ——访品物流形设计公司创始人张雷
什么时代可以“鸾凤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