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说:“微软公司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也就是说,如果微软公司不能在每18个月的时间内有效推出更先进、更具当代性的产品,微软公司马上就会失去市场,面临破产,哪怕目前它是全球最具先进性、最具竞争力、最具当代性的企业。因为,软件基本上18个月升级一次,并且每一次升级都得有效地和社会发生关系,否则就得面临破产。这是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强大如微软公司,在“当代性”面前都如此脆弱,当代艺术更要及时在社会生效,否则就意味着过时。
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和科技没什么两样,能够生效的当代艺术必须同时具备三点要素:一是观念的当代性,作品的观念思考能够拓宽既有的价值认知边界;二是表达方式的当代性,作品的制作技术能有效服务于观念的表达;三是传播方式的当代性,能够最有效地把作品的艺术形式、观念思想在社会发生效应。也就是说,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自己的当代艺术,更是社会的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观念、技术的当代艺术,更是有效传播的当代艺术;任何孤立的呈现,严格上说都不是完整的当代艺术。 所以,搞当代艺术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必须同时具备这三要素的认知,才有可能做出成功的当代艺术和艺术批评。遗憾的是,中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对当代艺术的三要素缺乏认知,大多数只知其一,或只掌握其一。 当代艺术家和批评家普遍在三个方面有所缺失。
一是不知道艺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不知道艺术和人文、科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而把艺术神秘地独立出来,结果不注重了解哲学、科学和历史,以致在构建观念时不明白思想的边缘在哪儿,而成了无头苍蝇或闭门造车。二是不知道批评和艺术的关系。批评家或艺术家首先是人,是社会性的人,艺术家的创作不是自己完全独立、横空出世的创作,而是时代的文化及文明对艺术家作用的产物。艺术家在创作之前需要社会观念的教育和影响,在创作之后也需要批评和认定。
“没有批评家也可以有伟大的艺术家”“先有艺术家才有批评家”“艺术是鲜活的、理论是灰色的”这些言论实在无知。最终导致中国的当代艺术在理论和行动上的脱节,产生不了富于时代有效性的艺术。三是不明白艺术与当下社会的关系。艺术的目的是为了作用于社会(自身及他人),尤其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理所当然地要求与社会发生关系,使艺术的价值有效地转换。 北京的宋庄便是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家和批评家状态的一个场地。
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文化人在宋庄扎堆,贴着文化艺术的标签,过的却是农耕时代封闭的类田园生活,喊着当代性的口号,实际上所做的一切与“当代性”基本上没有关系。大多数人无视、也不知道现代商业模式,崇尚农耕时代的现金交易;不善于操作电脑,不会主动地依托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自己,更不愿意寻求支持或合作;喜欢在小圈子里邀请艺术家、批评家互相吹捧、自娱自乐;外表强大,内心脆弱,抱着农耕时代的封闭心态,经不起任何批评,却期待着一夜暴富成名……所谓的当代艺术不具备推动时代文明的当代性和引领能力,令人叹息。有人会说这都是中国体制造成的,但就算把宋庄直接搬到美国去,也不见得这些人的创作力就能提升,大脑里缺乏当代性的认知才是问题的关键。
朱顺龙:壶中见茶史
最新研究揭秘:狂人梵高其实不疯也不穷(图)
王建勋:徜徉在线条世界里的智者
建筑该怎么说话
杨佴旻的水墨画创作:坚持理想自成一格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组图)
天美学生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
青年艺术家要提升参展意识
享受艺术过目即拥有
江湖画家惯用九大招
公众为何会认为故宫有宫无宝
王端廷:水墨热的冷思考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
英雄儿女、英雄文化撑起中华文化伟大复苏梦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
范美俊:王羲之不是书法家
许鸿飞:把胖女人带回家
林泓魁:优秀非遗经纪人难寻觅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组图)
公共艺术不能怕蛙同鸭讲
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忌
阿布拉莫维奇:人的一生是一场持续的行为艺术
文物衍生品如何延伸价值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图)
中国玉雕创作所展现的意境内蕴
别让自己的文化在博物馆里老去
方绮画虎:神中取韵(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