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佛像(雕塑) 吴为山
《敬此为寿》图是傅抱石为祝贺陈之佛先生五十华诞造像。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山城重庆更是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9月正是陈之佛先生五十寿辰,画界朋友得知这一信息,都要为他庆贺。于是,在沙坪坝金刚饭店,徐悲鸿、吕凤子、陈树人、柯璜、汪东、黄君璧、傅抱石、赵少昂、傅狷夫、杨中子、张安治等,均以佳作相赠,一幅幅精美的书画,蕴含着朋友们的深情厚意。 时年42岁的傅抱石先生是山水画大家,也擅长古装人物画,但其现代人物写真并不多见。而他赠予的《敬此为寿》中,画的是陈氏全身像,十分难得。画长136厘米、宽40厘米。纸为夹宣。画的中央部分为身着长衫、布履的陈氏,站在一株挺立的青松之前,一棵红梅,在乱石堆中拔地而起,掩于陈氏膝下;一组翠竹发端于梅丛,又从松下右侧穿过,至左侧直绕至右侧,由近至远,消失于画外,使松、竹、梅成为有机联系的一组,烘托着陈氏的立像。松、竹、梅是中国文人极为喜爱的“岁寒三友”,都具有不畏严寒的铮铮铁骨,也是陈氏花鸟画中最爱采用的题材。陈氏曾在自己的一幅画上题辞:“苍老劲拔是松之格,劲节萧疏是竹之格,闲淡孤高是梅之格。”这松、竹、梅拟人化的品格,也是陈氏天生的秉性和人格之所在,以此作为其画像的衬景,极为恰切,含意深邃。 细赏这幅画的用笔,粗细对比极为强烈。人物的眼、鼻、口用中锋细线勾勒;胡须则以毛笔撒开,细细出丝;眉与长发用笔豪放,浓淡兼施,浑然一体。中式长衫亦用线描手法,疏密有致,刚劲有力,粗细浓淡,生动得体。人物的整体都是以线主宰,仅头发与布履用墨色大笔画出,上下对称,亦很协调。画中之石与松、竹、梅的用笔,颇为粗犷,手法各有不同。再赏此画的色彩,人物面庞的肤色染得极为细腻,展现了陈氏严峻蕴涵、沉静深思的面容和虚怀若谷的神态;花青染出的长衫和黑色的布履表现了陈氏简朴的生活状况;衬景的古松与梅树以墨赭为主调,数点红梅和一组翠绿的小竹叶,活跃了画面的气氛;以竹叶为界,下面一片浅浅的赭色,不仅使竹叶有了依托,更使白色的空间愈显深远广阔。全画通幅看去人物非常突出,具有磅礴、淋漓的浩然之气。 最后再读落款:傅氏先是用他擅长的篆体书写自撰的四言诗一首:“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寄生吾党,乃掬之英;弊徙晋宋,遑论元明;而今而后,北斗是尊”,充分表达了其仰慕陈氏之情。后跋 “之佛道兄五十初度,适占日本降后,普天同庆,中怀欢忭,敬此为寿。三十四年八月十三日,同聚重庆。弟傅抱石金刚坡下山斋并记”,为蝇头小楷,书写极为精到,深沉有力。其中,“之佛”两字略大,以示尊敬。跋后钤园形、朱文“傅”印和方形、白文“抱石大利”印两方,右侧钤长方形、朱文“乙酉”年号印一方,右侧下角闲章极有意义,为朱文、方形印“其命唯新”,所有印章均为其自制印,表达他们二人都肩负着在国画领域的共同使命。 这幅《敬此为寿》图,存世距今已67年。67年里,多少文物字画,或毁于战火,或损于人为,或自然泯灭。两位已去世多年的一代宗师在南京雨花台望江矶的墓地,在“文革”的动荡年代里都未能幸免于难,相继遭到造反派疯狂砸毁。而这幅蕴含着两位先贤深情的《敬此为寿》图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先生家传,功不可没。 今年是陈之佛先生逝世50周年,吴为山教授敬塑的陈之佛先生像在浙江省慈溪市陈之佛艺术馆举行了揭幕仪式。 慈溪是陈之佛先生的故乡。1986年,在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由慈溪县委、县政府及县人大、县政协主办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将家属捐赠的先生诞生的宅第,建成陈之佛故居,并作为爱国教育基地;设立了故居文保所开展工作;同时还举办了江、浙、沪等地先生生前友好和学生赠送的书画作品大展。此后,慈溪毎五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2010年,陈之佛故居扩建成了陈之佛艺术馆。 2009年冬,慈溪市人民政府决定敦请以雕塑名人像闻名的南京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为陈之佛先生造像。吴为山教授将中国传统绘画所具有的形神兼备特色融于雕塑之中,运用大写意的手法,以神写形,独辟蹊径,创立了“意象雕塑”艺术的新体系;又以工笔画手法,以形传神,细致简约而又不失神韵。他的雕塑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尤其是肖像,更是形神兼备,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吴为山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一任务,“我钟情陈之佛先生是由于他的古意和高士风范,这种气象是满腹诗书所养,是通历代仁人之心所成。先生以工笔而闻名于世。唯‘工’者易平、易庸、易匠、易俗、易光、易滑,往往面面俱到而失去艺术之灵性。而每观陈之佛先生之作,可见其意蕴其间、漫性悠游,笔意通达畅神,设色丽中见雅,诗意盎然,状形则富于生命之律动,如临习习春风,一片化机。而此正像陈之佛先生的‘像’,淡泊宁静中露出自在与坦然。这是对自然万象和人生的澄怀与乐观。他自身便是一尊充满魅力的塑像。” 吴教授工作认真刻苦,又勤于思考,接手后多方收集资料,还曾邀请我们夫妇俩去他在江北的雕塑工厂,听取意见,并当场修改。他说:“陈之佛先生像很‘静’,在图案和工艺美术方面高深的造诣使得其任何一个角度的轮廓线皆充满韵致。平实、简朴中蕴涵气象万千,就像一片深澈而明净的湖面偶泛微微之波光,令人心驰而尤觉其美。这是一尊为美、为文、为善、为心灵之真而‘化’了的面孔。……我更入神于陈之佛工致中的温润。以石头城风化的红泥和以扬子江水调和成粘性的塑泥塑成陈之佛先生,正合其心性、灵性、德性。” 陈之佛先生自1937年11月因抗日战争离开家乡后再未回去过,但对故乡非常怀念。他常常深情地对我们说:“我真想悄悄地与你们的母亲回浒山老家看看。”但由于工作繁忙,脱不开身,直到1962年1月突发脑溢血逝世也未能实现这一愿望。50年后,吴为山教授为陈之佛先生所造铜像,将长期安放于先生诞生之地,正是“情归故里”,可慰先生思乡之情吧! 1945年,陈之佛先生五十寿辰时,傅抱石先生用国画为他造像致贺。2012年,陈之佛先生逝世50周年,吴为山教授铸造的铜像将在陈之佛艺术馆揭幕,这真是世纪之缘。两件作品,都将永世留芳。
中国海丝博物馆力争下半年动工
2017上海美术联考统考实施方法
从丰子恺到程十发 两代画院院长的情怀(组图)
2017江苏美术联考领取准考证的地点时间安排
万丰国际圈钱骗局还能上演多久(图)
是真梵高还是假梵高 一本素描簿引发的大争议(组图)
首次搬迁至浦东的艺博会水土不服
国家重要文物源神庙明代琉璃壁心被盗(图)
河北巨鹿宋城文化遗址出土大量文物(图 )
歌手金山:让爱回家明星孝行动暨全球巡演在星光大道东管演播大厅
重庆酉阳发现疑似天然岩画(组图)
胡润艺术榜显示 广东艺术家上榜量全国第三(图)
大兴安岭再次发现史前岩画 为旧石器时代遗迹(图)
村民找同伙连挖两晚 狂盗27件唐代文物(图)
青海:6万多件国宝获电子身份证
民营美术馆热潮中何去何从:烧钱缺观众抢大腕
国家南海博物馆已收近7万件文物 渔民捐赠825件(组图)
史前天珠现身拍卖会 激烈竞拍引发关注(组图)
大型展览将成今年全球艺术市场重心
英《独立报》出版最后一期纸质报 转型为数字产品(图)
红木诚信品牌劲飞怒烧近1500万假紫檀木(组图)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组图)
上海艺术周期间13个必到之处(组图)
法国荷兰联手收购伦勃朗名画(图)
英男子发现千年前维京人宝藏 内存精美文物(组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考察团来访成都博物馆(图)
美媒:中国古董艺术品正日益归国 买家全球追寻
2017年上海杉达学院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拱北海关向珠海市博物馆移交182件文物(图)
中国学生青睐赴英学艺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