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其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俘获的超强人气,霍夫曼的“大黄鸭”在万众瞩目中来到北京。狂热跟风再起,模仿再热,“大黄鸭”遨游四方,几成中国文化创意匮乏的真实写照。
首秀当日,北京大黄鸭不仅因充气不足而显蔫态,更因缝制拼接错误导致宽嘴变“尖嘴”,“水土不服”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霍夫曼的“大黄鸭”走红有其特殊背景,一方面是在西方很有影响的“小黄鸭”事件,即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在前往美国途中遇到风暴,其中的浴盆玩具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漂在海面,历经15年漂洋过海最终登陆美国、英国,这一过程中世界各国出现一批“追鸭族”,从而推进这一事件为公众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在西方国家中,孩子们洗澡的浴盆末端一般都会拴一只“橡皮鸭”,因此这一形象马上让他们想到自己快乐的童年。
记者问过周围十数位同事及好友,上世纪80年代前后出生的他们,鲜有在澡盆里玩“小黄鸭”的经历,跟这只霍夫曼的“大黄鸭”更遑论有亲切感。之所以无论正版还是山寨在内地都这么火,逃不脱两个字——跟风。
在香港,刘德华等一众明星纷纷前去捧场,推动民众的从众心理,将大黄鸭看成一个时尚事件;在内地,则更简单,将香港的时尚事件直接搬过来就行了。
此前,山寨版“大黄鸭”已经在中国内地四处开花。从天津、哈尔滨到武汉、杭州,从南到北,无鸭不欢,甚至当正牌大黄鸭已经游弋在北京园博园中时,另一家公园里仍“悚然”出现穿绿马甲的大黄鸭,后面甚至跟着七个蛋。
无论是对正版大黄鸭狂热跟风,还是这些拙劣的模仿,只能成为中国内地文化创意匮乏的又一有力佐证。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万新坦言,山寨“大黄鸭”横行,表明国人已经习惯了简单的复制模仿,而不是从事件本身汲取经验,进行反思。“不喜欢思考,只喜欢模仿、挣快钱,这不是文化发展的本源”。
他认为,中国并不缺少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水平也未必比霍夫曼差,但缺少一个能够“孵化”大黄鸭的环境,“政府对公共艺术的扶持还不够、较弱的美术教育、民众的审美趣味等都让‘大黄鸭’们迟迟无法‘出生’。艺术家要多做原创作品,政府要对公共艺术有更多投入。另一方面,还要普及美术教育,不能把不美的当成美的。”
“钟灵毓秀——中国水墨作品展”亮相巴黎
北京画院联合故宫等开展明清山水画(组图)
2019美术联考提前已成趋势,各类考生如何应对?
第七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开幕
圆明园展出37件回归石质文物(组图)
《龙口誌情》——叶毓中、王永胜师生书画展亮相龙口
“写意的海——吴晓林油画展”在京开幕
“解码世纪审美”时尚艺术展亮相798 AC Gallery(组图)
烟台举行钟表文化传承精品展 百余件艺术钟表亮相
以梦的名义,畅谈艺术与科学(组图)
【精品展览推荐】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
三位艺术家齐聚“花涧物语”展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或可达500万件 追索是国际性难题(组图)
2018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开幕
120幅俄罗斯油画黑龙江开展 南北游客同享俄罗斯风情
“艺引力”—— 中国当代水墨展将于上海开幕
故宫典藏书画作品展在洛杉矶举行
百余位小画家用作品致敬徐悲鸿
山西扫黑扫出个博物馆:含国宝重器等五千多件文物(组图)
《中国近代绘画巨匠——齐白石》展在日展出
卡塔琳娜·格罗斯中国首场个展登陆上海
路易丝·布尔乔亚,呢喃着记忆的织物之书(组图)
时代新象——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十周年精品展(组图)
“未来演化 — 我们的共享星球”展在北京开幕(组图)
Hyundai Blue Prize 2018决赛精彩落幕(组图)
寓教于艺,寓美于情
壳牌公司终止与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合作(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传世佛像(组图)
“墨语惟新——魏镇山水画展”在徐州举办
“古往今来”李真个展于震旦博物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