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平和形象,是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把领导人形象卡通化,以更好地走近群众,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在国际上,国家领导人头像被制作成卡通形象很普遍。但在中国比较很少见。正因此,这几天网上出现的一则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的动漫视频,引起网友热议。
在这则被认为“尺度很大”的5分多钟视频中,习近平以卡通形象出现,以他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并与英美等国的领导人产生机制进行对比。而其他政治局常委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以往的国家领导人在视频中也先后以卡通头像出现。
尽管这则视频两天内即已播放100多万次,但不少人仍有担心。而这则视频只署名“复兴路上工作室”,也令人们对其来源颇多议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人们的观感并未有不适处。画面语调轻松幽默,传播的领导人形象是积极的正面的。人们由此获得的感受,反而对领导人的形象感觉更亲近、亲切。与传统威严正统的形象相比,卡通形象轻松活泼。这在无形中更加拉近了与网友的距离,是领导人形象的一种平易近人式、生活化、普众性的表达。网友也是群众,领导人通过卡通形象走进网友心中,不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二是,从14日到17日,这个视频已经存在4天。如果被认为是恶搞、侮辱,从上到下不会允许它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如果认为有损领导人形象和威严,也会被及时叫停。那么,它的存在本身就表明某种开明、宽容、进步的政治意味。而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的观感和反应的积极、健康,又恰恰给允许视频的存在提供了理由。政治文明与进步,也正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不断前行的。
事实上,亲民、平和形象,是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把领导人形象卡通化,以更好地走近群众,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的确,创新无止境,但也有一个尺度问题。这个尺度从根本上说,是合乎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情感的。中国人希望对自己敬爱的人保持一种尊重,同时又希望他们能与自己保持某种零距离。对领导人也不例外。因而体现到领导人形象的卡通化上,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不能有恶搞、侮辱、嘲弄等元素。这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西方一些国家有时存在的那种完全恶意丑化其领导人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个意义上,这则视频成了观察中国政治风向、社会透明度、人文情怀等的一个独特标杆。
从美育的本义出发,探索中、小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
美术学科中的游戏教学一得
改革美术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新课程 新理念 新天地
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中)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浅谈
CT——为幼儿美术教育诊断
谈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美术课程构建的对策
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中学美术教学中********欣赏初探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
变形画及观察与思维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论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充分挖掘教材切实实施美育
让美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
中学生美术成绩测评新模式探索
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儿童联想变形画系列稿之二:变形画与联想
小学美术课“六段”式教学结构
利用投影培养幼儿在绘画中的想象力
新课程培训中的“对话”
浅谈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
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作用
谈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