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平和形象,是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把领导人形象卡通化,以更好地走近群众,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在国际上,国家领导人头像被制作成卡通形象很普遍。但在中国比较很少见。正因此,这几天网上出现的一则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的动漫视频,引起网友热议。
在这则被认为“尺度很大”的5分多钟视频中,习近平以卡通形象出现,以他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并与英美等国的领导人产生机制进行对比。而其他政治局常委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以往的国家领导人在视频中也先后以卡通头像出现。
尽管这则视频两天内即已播放100多万次,但不少人仍有担心。而这则视频只署名“复兴路上工作室”,也令人们对其来源颇多议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人们的观感并未有不适处。画面语调轻松幽默,传播的领导人形象是积极的正面的。人们由此获得的感受,反而对领导人的形象感觉更亲近、亲切。与传统威严正统的形象相比,卡通形象轻松活泼。这在无形中更加拉近了与网友的距离,是领导人形象的一种平易近人式、生活化、普众性的表达。网友也是群众,领导人通过卡通形象走进网友心中,不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二是,从14日到17日,这个视频已经存在4天。如果被认为是恶搞、侮辱,从上到下不会允许它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如果认为有损领导人形象和威严,也会被及时叫停。那么,它的存在本身就表明某种开明、宽容、进步的政治意味。而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的观感和反应的积极、健康,又恰恰给允许视频的存在提供了理由。政治文明与进步,也正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不断前行的。
事实上,亲民、平和形象,是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把领导人形象卡通化,以更好地走近群众,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的确,创新无止境,但也有一个尺度问题。这个尺度从根本上说,是合乎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情感的。中国人希望对自己敬爱的人保持一种尊重,同时又希望他们能与自己保持某种零距离。对领导人也不例外。因而体现到领导人形象的卡通化上,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不能有恶搞、侮辱、嘲弄等元素。这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西方一些国家有时存在的那种完全恶意丑化其领导人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个意义上,这则视频成了观察中国政治风向、社会透明度、人文情怀等的一个独特标杆。
山水中的哲学表达——姚伯齐山水作品赏读之一
花鸟画名家——徐斌和他的小写意花鸟(组图)
当心中国画的日本化倾向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
2017长春大学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时间方式
写生之“生”
我看艺术评论
为什么要带孩子进美术馆
张子康:美术馆应是文化价值体系建造的场所(图)
快乐地做纯粹的事——花鸟画名家徐斌和他的小写意花鸟(组图)
潘玉良:身体的性情与自觉
2017长春光华学院艺术类成绩查询合格证打印
2017安徽工业大学美术类校考取消公告
白明和他的陶艺世界
城镇化建设与保护文物两不牺牲
齐白石常以静物画表现传统节令:岁朝图表现元旦
神秘的再现:艺术史上的两生花
禅境与书境
张炜:当代艺术评论的勇气和热情与时代心理有关
萃取精神的华彩(组图)
回望青山 返本开新(图)
世上有没有一种最高艺术
陈琳:不是做过展览就叫策展人
顾恺之论“迁想妙得”
警惕“私人定制”
大运河申遗成功是荣耀也是责任
“神奇之手”让建筑从图纸到现实
打造地方画派的隐忧
一展成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开放的传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