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视点 >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

查字典美术网 2016-12-02

《熊熊的野心》

《熊熊的野心》

《熊熊的野心》是一件讨人喜欢的作品,不仅画工精细,情调也很小资。据说,其复制版画极为畅销,买者众多,似乎很多人都从这幅油画中找到了感觉。

这件作品的画幅很大,看上去好似一扇硕大的落地窗。透过玻璃窗,可以俯瞰繁华都市的夜景。上百座高楼,鳞次栉比;千万盏灯火,与月争辉。这种华丽的景象,表现出城市生活的浪漫色彩。

高大、宽敞的落地窗前,一只小狗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窗外。弱小、孤单的背影与荣华的夜色形成强烈的反差,烘托出一种城市生活的孤独感。空旷、黯淡的房屋与拥挤、明亮的夜市之间,让人看到贫富相隔的遥远距离。横竖栏杆以及它们在地上的黑影,更进一步寓意出都市居民之间的隔阂与冷漠。在这种凄凉、寂寞的气氛中,小狗没有一丝灰心丧气的姿态,它那高高竖起的双耳透露出心中的自信和野心。

《熊熊的野心》既是艺术家陈飞的代表作,也是“80后”画家的经典作品。它借鉴电影场景,运用平面图像和传统工笔,在表现当代都市生活的同时,也显露出新一代画家的勃勃野心。从这件作品之中,可以品味出一股别有韵味的绘画艺术潮流。

文革之后,油画界掀起过了三次变革浪潮。第一波是以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为代表的“伤痕美术”。这波潮涌冲破了艺术禁区,将以前的“歌功颂德”绘画转变为“悲情现实”艺术。此后是1985至1989年之间兴起的“新潮美术”,其代表人物是王广义、舒群等人。“新潮美术”将西方现代审美观引入中国,诱发出许多模仿西方艺术流派的作品。90年代出现的“玩现实主义绘画”成为第三波浪潮,领军人物是“盲流艺术家”方力钧、刘炜,其作品表现出一种讥诮、冷嘲的处世态度。跨入21世纪之后,那些曾经在油画界兴风作浪、引发变革的艺术家们躺在自己的作品上吃老本,固守各自在艺术市场中的地盘,不再具有寻求艺术变革的动力,以至于新一代艺术家应运而生,开始掀起第四波变革的浪潮。在这批年轻艺术家之中,“80后”画家是推波助澜的主力军。

与前辈艺术家相比较,“80后”画家在生存环境与视觉感受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前辈艺术家是“红旗下的蛋”,接受过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国门打开之后,他们才看到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如此巨大的反差,促使前辈艺术家对国家命运非常敏感,对西方文化艺术钦佩无比。 “80后”所处的年代被同代作家郭敬明称之为“小时代”。在这个“小时代”中,经济的高速成长使中国进入到一个从乡村变为都市的社会转型阶段。这种社会转型,导致都市生活成为年青人生的主旋律。每时每刻都有毕业生满怀抱负、怀揣梦想,涌入纸醉金迷的城市。每年每月又有多少年轻人含着泪水、带着失望,离开摩天大楼组成的冷漠森林。

“小时代”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它把贫富两极切得整整齐齐,把良心剁得血肉模糊。蚁族蜗居在小小的房间里,微茫得几乎什么也不是。往日的理想在现实中渐渐破灭,过去的友谊在匆忙中变得淡漠无情,曾经的海誓山盟被金钱戏弄得不堪一击……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唯一值得信赖的就是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小时代”又是一个多媒体盛行的年代,视觉文化紧紧吸住人们的眼球。在电脑、影视、手机等各种影像资讯的诱惑下,“80后”很难再像前辈那样虔诚地捧着一本哲学著作,读上一整天。良莠不齐的进口大片、虚拟世界的电子游戏伴随着“80后”的青春期,使得这代人的审美和情趣与父辈大相径庭。网络的更新换代,令中老年人感到无所适从。可是,年青一代却从日新月异的网络中,找到了追逐时尚的最佳途径。

“小时代”是年轻人爱过、拼过、哭过、笑过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中,“80后”画家找到了自己的小感觉。他们不关心政治,也不喜欢呆头呆脑的波普形象。他们最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热衷于表达儿女情长和都市情怀。微观叙事是他们的创作方法,自我表现是他们的时尚主题,平面图像是他们的绘画语言。许多“80后”画家放弃了通过明暗对比展示空间的传统技法,也不再依赖笔触抒发感情。他们喜欢借鉴电脑成像效果,运用平涂色块和细腻笔法,将现实生活凝聚在虚拟世界之中。很明显,无论绘画内容还是表现手法,“80后”画家已经与前辈画家分道扬镳,独自形成了一股“小时代”的绘画潮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刘钢:小时代绘画(图)"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视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