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沟-16 贺友直 中华艺术宫藏
贺友直曾说,画连环画就是画故事,不仅仅是在一张纸上画故事,并且要画有头有尾的完整的一个故事。为了更好地用一个个“故事”,去讲述贺友直的艺术历程,11月21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的“睿心天地——贺友直艺术回顾展” 就以“故事”为单元设置板块,汇聚了百余幅贺友直的连环画及风俗画代表作,并配以连环画出版物及相关文献,以多样化的展览形式向观众讲述一位智者的艺术天地。
此展是自2007年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中的第41个展览,也是继2009年“方寸回望——贺友直连环画原作展”之后,贺友直的作品第二次在这里亮相。同时,该展览也入选了2016年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从1949年画连环画开始,贺友直一直觉得由国家保存是他作品的最好归宿。迄今为止,贺友直家中的作品多数都已捐赠。2015年,贺友直将其91岁时创作,记录了他对故乡儿时记忆的风俗画作品《儿时玩耍》捐赠予北京画院收藏。2016年,新加坡的张美寅先生又向北京画院捐赠了自己收藏的一系列贺友直风俗画与连环画作品及图稿,包含《二十四孝故事》《新加坡双林寺建寺历史画》《十二月历图》《水浒十丑图册》等。这些作品通过这次展览得以首次与北京的观众见面。
我国连环画的创作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上海,50年代后进入创作黄金期。连环画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都立足于对社会发展的记述、表现与宣传。贺友直无疑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连环画家之一,共创作《山乡巨变》《李双双》《白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百余本,近万幅连环画作品。“从生活中捕捉感觉,从传统中寻找语言,从创作实践中发现自己”,贺友直总结的“三句真经”全面概括了其连环画创作的要义。贺友直的创作反映出他植根于生活的创作态度,同时,他精心研习传统绘画技法,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和灵感,用富有生命力的白描表现现实生活,并经过反复探索实践,总结出“四小”的连环画创作规律——“小道具、小动物、小动作、小孩子”。

儿时玩耍·看小书 贺友直 北京画院藏
《山乡巨变》是贺友直代表作品之一。在创作时,他经过两次反复易稿,丢掉了自己过往的创作方法与形式,从传统中找到出口,发掘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在这之后的《朝阳沟》,贺友直开始突破文字脚本的条框,不再用图画翻译文字,而是思考如何发挥绘画的创造性,在文字的要求下进行再度创造与阐释。这时贺友直的创作已独立于文学作品之外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当时颇具时代精神的艺术象征。
1996年起,贺友直转向风俗画创作。先后创作了《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申江风情录》《儿时玩耍》《走街串巷忆旧事》等多组表现老上海社会风俗的系列作品及《贺友直画自己》《我自民间来》《生活记趣》等自传体连环画。贺友直曾说:“我转到风俗画,转得自然,转得合适。老上海、旧街巷、市井生活、人间百态,这些都在我的脑海里,拿起笔就能画,得心应手。”贺友直的这种转变,是他对连环画创作的坚持与豁达,也让他的连环画创作在连环画整体消退的形势之下有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他将编文与绘画二者集于一身,自编自绘。他用连环画这个自己画了一生的艺术形式,记录了一处处、一件件、一种种的地域文化和民间故事,在方寸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民俗民风,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
贺友直虽然只接受过小学教育,但他却善于独立思考,成为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贺友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连环画年画系教授,他要求学生研究传统,鼓励他们探索创新,走出自己的路。他也成为那一时期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贺友直被人们视作一位低调谦虚、乐观豁达的老者,尽管在连环画创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他却常常说“我只是个画小人书的。”
一个艺术家总要留下些什么才能被历史所铭记。在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看来,“首先是作品,贺友直的作品已经站在了巅峰上,他创作的《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等等已经进入了中国美术史的史册和连环画史的史册。可是这还不够,贺老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人生的启迪,是他的人品、画品以及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态度,还包括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敬畏。他的艺术成就很高,可是他的身段却是在最底层的,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他把作品都捐给了国家,可是他分文不取。这种美德正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缺少的,把他的作品整理好、研究好,把他的精神传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王明明表示,北京画院下一步会配合家属完成对贺友直作品的深入研究。他还特别感谢张美寅先生把其收藏了30多年的藏品捐给北京画院,此举对于完善北京画院贺友直研究尤为珍贵。
“丝绸之路与汉文化调研”在江苏徐州举行
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
刘三齐画展晋京:“铁铸山川”国画系列再引关注
“南塘·山石” 萧沛苍油画作品展开幕
《素问》第五回展将在宝龙美术馆开幕(组图)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邮票邮品5日发行(图)
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开展在即(组图)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11月河南三门峡举办
逸园美术馆开馆暨“逸园墨香”书画展盛大开幕(组图)
隐市藏家朱昌言:喜藏吴湖帆书画
贝利尼家族收藏大展将在杭州举办
山东美术馆:奥林匹克艺术博览会城市系列展
“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揭幕
中国美术馆首次推出乌拉圭瓜拉尼艺术展(组图)
考古界认定中国最早土墩墓源自宜兴下湾遗址(图)
沈阳化工大学2016年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国粹华艺:当代没骨画展将在华地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2018“美之为美”中法国际友好交流书画展举办预展
铭心撷珍 卡塔尔阿勒萨尼珍藏现身故宫(组图)
千古之谜王子朝奔楚将揭开 老子隐居地等待破解(组图)
听到看到也摸得到的声音艺术(组图)
平江伍市镇七星村现罕见古墓(图)
大同古城发现北魏寺庙遗址 出土泥塑十余尊(组图)
传承·匠心经典写实油画展在京举办
清官板桥 三绝传世——“郑板桥专题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沈阳化工大学2017年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老胡同里的居民画展
“融——法国杜尚奖提名艺术家作品展”在京开幕
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艺术类校考录取分数线
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