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一股“新工笔”的热潮,它是否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又或者在热潮过后又不可避免地慢慢消退?考察其内在的核心文化底蕴、未来价值,才是艺术家和投资者都应关注的。
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艺术市场中的一个热点。逐渐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甚至出现了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人物朱伟、徐累等艺术家的作品高价成交更是让不少艺术市场观察者断言“新工笔”行情将持续看涨。那么,对于这样一股“新工笔”的热潮,我们该如何看待呢?它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还是会在热潮过后又不可避免地慢慢消退?
何谓“新工笔”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工笔画达到鼎盛,《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许多留世画作成了标榜史册的作品。“工笔画最早是一种画法,与粗笔画相互区分,后逐渐引申为门类并与写意画相对。”著名美术史论家、书画鉴定家徐建融介绍说,原本并不流行的工笔画主要有着形象刻画严密、细线条等特点,在上色方面也有一定讲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涌入,这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与过去的工笔仕女、花鸟已不同,从语言、题材、观念上开始发生变化。
目前我们所说的“新工笔”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06年,艺术评论家杭春晓发表文章《灰色的影调》,在“新锐工笔”的概念基础上提炼出“新工笔画”。“新锐工笔”是杭春晓2005年举办的“新锐工笔五人展”,参展画家为徐累、崔进、张见、高茜、雷苗。此后随着学术梳理的深入,“新工笔”概念便逐渐成型。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顾平所曾解释说,“新工笔”是当代中国画的新现象,其特点主要有二:它倾向于工笔的表现手法,“新”中包含着变化,虽由传统演绎而来,但都是地道的新绘画;它是当代工笔绘画的代名词,传统的技法加上当代的观念,与传统的工笔画拉开了距离。
徐建融则指出,新工笔对于工笔画有着艺术工艺上的延续,包括细线条、均匀的颜色、精道的画法等等。其构成、色彩、形象的表现上都有诸多新意,视觉上好看是其一大特点,并且有着超越老一代工笔画的匠气。“再加上近几年唐宋传统受到艺术界的认可,‘新工笔’的热潮也就随着而来了。”徐建融分析说,“新工笔”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对老一代工笔画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有效弥补。但它却脱离了传统中国画的“古意”,多了现代绘画的观念性和实验性。
市场行情“热力十足”
事实上,艺术品市场真正开始关注当代工笔画,还是近几年的事,但其价格的涨势有目共睹。其中,何家英作为当代著名中青年工笔人物画家,一直是艺术与市场双赢的代表,其作品总体成交率在85%以上。从拍卖市场来看,2005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首次推出的中国当代书画拍卖专场成交率达100%,总额达1963.9万元。随后不少拍卖公司都陆续推出了当代水墨专场或专题,而在这当中,工笔画所占比重连年增长。
“新工笔”的不断成熟孕育了一批庞大的创作队伍,他们创作出众多的精品佳作,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亮点不断,最近几年来,年轻工笔画家的作品不断出现在拍卖场,价格节节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5月嘉德“水墨新世界”专场中,徐累的作品《夜中昼》以149.5万元的高价荣登榜首;郝量的《折射》以52.9万元成交。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首次推出名为“中国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的夜场拍卖,其中包括年轻工笔画家曾建勇、杭春晖、陈林等人的作品;在随后的北京匡时秋拍中,也首次推出“当代书画专场”,其中包括张见、高茜、雷苗、彭薇、郝量、徐华翎等年轻新锐工笔画家的作品,且全部成交。
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朱伟的《水墨研究课徒系列》估价160万港元,最终以747万港元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新工笔”代表人物之一徐累的《龙马会》也以281.75万港元被一位古画收藏家竞得,而他的作品《向达芬奇致敬·天花》在2013年保利春拍中以402.5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其个人拍卖作品成交纪录。
此后出现在拍卖场的“新工笔”作品不断增多,呈现历年上涨的态势,“新工笔”画家作品的上拍数量、成交率、成交额都持续上升,最近两年,一些“新工笔”画家的作品更是出现一纸难求的局面。
火热走势能否持久?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现在已上涨了不少价格,但是从“新工笔”整个市场的发展来看,依然是价值低洼地。对此,徐建融表示还需“留待市场检验”。
“‘新工笔’热潮来了之后,写意画家们也有些坐不住了,大谈要弘扬写意精神。”徐建融笑着说:“其实艺术还是应提倡多元化,大家各有各的好。”诚然,近年来的艺术领域无论是市场还是学术方面,都或多或少有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问题,总是徘徊于好或不好的二元论。一会儿这个是热点、一会儿那个是潮流,让投资者和收藏者都颇有些目不暇接。徐建融认为,未来的行情走势究竟如何,其关键仍在于“新工笔”是否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新旧交替是艺术市场的常态,“新工笔”的好坏绝不在于其画得究竟是粗还是细,核心问题是内在的文化底蕴能否支撑其越走越远。这一点,就需要艺术家和藏家共同去挖掘和努力了。“也许几年之后,‘新工笔’的价值才会慢慢被后人所认定。”徐建融说。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角度都会带来不同的认识,对于当下火热的“新工笔”而言,用多元化的眼光多角度去“侧看”,而非纠结于好或不好、与写意画相比孰优孰劣之类的问题,应该会是比较客观的一种认知方式。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收藏“新工笔”还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一级市场少有机构在跟进这个板块,这就需要个人具备基本的认知判断;另外,“新工笔”的包容性很广,书画门第观念也不是那么明显,在艺术家的选择判断上比传统书画多了不少难度,所以应尽量选择已有成熟风格、成熟市场的艺术家作品;最后,对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要谨慎购买,随着市场的热度上升,一些拙劣的模仿作品混杂其中在所难免,这就需要爱好者认真学习基本的价值判断,比如对工笔技法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包括对艺术家的深入了解等。
艺术作品的含义即形成过程
构图的重点把握对象 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哪些
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史前艺术与古代艺术
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点详解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简述
古埃及艺术发展历史与艺术特点介绍
平行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解
现代艺术的简单介绍及起源
作品构图的原则知识简述
构图中的均衡原理分析
美术高考生如何理解建筑艺术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与曲线形体透视绘画定律介绍
一年级美术教材之我见
美术基础知识与术语介绍
什么是质感 质感该怎么表现出来
浅谈形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的含义是什么
浅析西方绘画构图技巧
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中成长
成角透视原理与规律详细图文介绍
绘画中设计素描的意义
水粉画的含义及概述
什么是构图? 构图概念来源知识详解
构图中的形式因素—线条分析
立体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什么是透视规律与原理 透视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