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彦批评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整个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或水墨艺术的发展始终处在一种急剧变革的状态,而且有明确的阶段性。譬如,第一个时期是从晚清至“五四运动”前后,以康有为、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对传统水墨的批判。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上世纪50年代掀起的“新国画”运动,以及对传统国画的改造。第三个时期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潮美术”运动中,发起的一场巅峰传统水墨的革命。这些变革无疑将传统水墨,抑或说“旧的水墨”作为反叛对象,建构了新的水墨话语体系。而我们的问题是,这几个变革时期出现的水墨作品是否也应该叫“新水墨”?比如,谷文达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作品是否也可以被看作是“新水墨”?如果是,其与今天我们谈的“新水墨”又有何区别?
“新水墨”这个提法反映了一个良好的愿望,即希望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能更有活力,呈现出新的可能性。但是,良好的愿望并不意味着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就像吕澎先生前些年策划“溪山清远”展览一样,他希望为中国当代艺术赋予新的艺术史情景与文化逻辑,探索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发展倾向。从展览的学术意图上看,这原本是很有建设性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不可能让过去那些依靠“反传统”、“反体制”而成名的艺术家,在一夜之间,或者因为画了几个与传统水墨相似的符号、图式,就表明他们可以重返传统领域了。不管是“溪山清远”,还是“新水墨”,这些提法背后依然流露出简单的二元对立的话语逻辑。然而,就蕴含审美精神与文化观念的艺术来说,其转变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是非此即彼的,更不是“新”的就一定是“好”的。就水墨领域来说,“五四时期”,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的“新潮美术”,所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就是掀起一场暴风骤雨般的革命!
不管是社会领域,还是艺术领域,过去中国人熟悉的那种革命的、激进的、否定式的方式早已陈旧,应该丢弃掉。在文化与艺术领域,即使追求创新,也需要注意“保守”的力量。我们在谈“保守”的时候,总觉得那是贬义的,然而,这里的“保守”并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种固步自封的“保守”,而是说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经历了现代化的洗礼之后,特别是经历了现代文化变革的阵痛后,需要重新对传统进行再认识。从这个角度讲,“新水墨”的关键,还在于既能重建与传统的联系,同时也在修辞、审美、观念等方面有新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新水墨”作品能与当代人的生存经验、现实生活、文化取向发生内在的关联。
实际上,今天许多所谓的“新水墨”作品实质上是没有学术价值的。不过,悖论在于,“新水墨”的提出却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便于艺术推广,便于拍卖、艺术机构对所谓的学术概念与艺术现象的包装与炒作;另一个是,迎合了当下文化民族主义的情绪,尤其是“回归传统”的时尚潮流。毕竟,在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心理中,“水墨”早就被看作是一种联系传统的重要媒介。同时,“新水墨”实质上也是一种新型的“无害”的当代艺术,符合了当代艺术“去政治化”的整体发展趋势。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真正将关注点落在“新”之上,所谓的“新水墨”最终也会蜕变成一种“伪当代”艺术。
什么是质感 质感该怎么表现出来
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现代艺术的简单介绍及起源
艺术作品的含义即形成过程
美术教学中的“黄金分割律”来源与用途
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因素与影响
什么是透视规律与原理 透视有哪些种类
构图中的形式因素—明暗关系分析
美术基础知识与术语介绍
构图的重点把握对象 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哪些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史前艺术与古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简介及其艺术意义
浅谈形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油画主要技法
意大利文艺复兴概念及其简介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与曲线形体透视绘画定律介绍
时间艺术的含义及简介
构图中的对比统一规律分析
什么是构图? 构图概念来源知识详解
构图中的形式因素—线条分析
透视的基本术语有哪些 透视基础介绍
浅析西方绘画构图技巧
构图中的均衡原理分析
古埃及艺术发展历史与艺术特点介绍
水粉画的含义及概述
平行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解
水粉画基础知识
曲线形体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文介绍
作品构图的原则知识简述
版画的基本概念及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