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书画同体、书画合一、书画同质,这是历代书画文论经常会提及的核心语词。在刚刚结束的“潘天寿教育文献展”中,“书”与“画”的关系也是潘天寿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他提出的中国画分科教学与首创书法篆刻专业,也正是在现代学科背景之下,基于“书”与“画”关系的思考而践行的重大探索,其核心精神应该是独立的学科体系,融通的教学思想,他主张中国画家应具备诗、书、画、印的综合素质,主张在中国画系开设诗词、书法等课程,而创作书法专业的初衷,也是基于对书法艺术的重视。
“书”与“画”,是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同源、亲缘关系的姐妹艺术形态,以书入画、以画写书,书画结合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发展之路。“以书入画”概念伴随着文人画兴起,并成为其核心的理念。书法是画法的重要基础和元素,书法用笔也是绘画用笔的基础与基石。古往今来全能型大书画家莫不工诗擅文,以诗文涵养绘画的精神气韵,以书法笔墨提升绘画笔墨。书法直抒胸次的书写特性一旦转移到绘画中去,直接导致了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的突现。可以说,中国绘画的演进过程就是不断挣脱物性桎梏,追求性灵自由的过程,这种以书法为媒介的绘画方式,与中国艺术精神相契合,表现出无限的张力。“以书入画”之于艺术史与艺术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于其“融通”观念,擅于打破学科的藩篱,融会而贯通之。这也恰恰是中国艺术之精神。从深一层来看,融通意识并非艺术形态的相通关系,更是书画与文化的融合。
然而,这个谁都知道的常识,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书”与“画”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大,“书”与“画”作为两个学科的界线越来越清晰。就协会而言,中国书协与中国美协都是独立建制,全国美展没有书法作品,全国书展也没有绘画类的作品;就院校教育来说,书法系与国画系都是独立的,许多院校的书法系,没有国画类课程;国画系甚至没有书法类课程。而在美术高考中,素描色彩是必考项目,而书法则是选考项目。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书法家不懂画,画家不习书法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画家不重视书法,普遍款字偏差,更不要说以书入画。现实的境况在于,只要有点名气的画家平时画都画不过来,哪顾得上练书法?书法修养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当代中国画偏于工笔、偏向装饰最核心的原因。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各行各业分科与专业化发展无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专业的鸿沟与隔阂,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于“书”与“画”而言,本没有“行”,也没有“山”,有的只是意识与态度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时间投入的问题。
金寨水下考古项目启动 发现两处水下遗址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学员长征精神展在京开幕(组图)
珍贵的古书画要经历多少次手术才能活下来
《青春·筑梦宋庄》大型青年艺术家写生活动作品展开幕(组图)
中国当代艺术展在香港展现思古情怀(组图)
安徽歙县深山挖出30公斤唐宋古钱币(组图)
郑路上海首个大型个展即将开幕 现场展出8组新作(图)
台北故宫将拆除成龙所捐的12兽首复制品(图)
千里追击遗址被盗文物 专案组揭秘沉银案件始末(组图)
神十一发射成功 长春航天钞收藏升温(图)
首届重庆熙街公共艺术节开幕 别致艺术捕获观众(组图)
莫高窟邀百位摄影师进窟创作:闪光灯影响微乎其微
大帅金印卖出800万:张献忠宝藏价值几何(图)
32枚恐龙蛋化石险被2000元买走(图)
圆明园长春园宫门首次迎客 曾仅供皇帝出入
中国写实画派十二周年展将亮相北京1+1艺术中心(组图)
“喧嚣之中保持沉默”任显印个展在京开幕(组图)
揽色:21位艺术家作品联展将亮相艺凯旋艺术空间(组图)
全球规模最大的户外免费雕塑展在悉尼邦海滩展出(组图)
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迎来首个中国艺术家个展(组图)
第一枚古奥运钱币等130余件珍贵藏品亮相
故宫1.5万平米临建明年拆完(图)
现象之上——艺术大师基弗”专题学术报告 暨“安塞姆.基弗在中国”巡展筹(组图)
盛乐古城南城首次发现唐代遗存
2016让爱了不起国际儿童艺术设计展在京开幕(组图)
亢龙有悔:亢世新个人作品展将举办(组图)
ART PARK公共艺术展×南京文交会强势来袭(组图)
80后艺术家郝量:不能只在文本里转悠(组图)
青塘遗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前古人类化石
杨小仟山水画展在绍兴举办(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