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此言道出了人们审美的差异性。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我们如何评价它的优劣?以下几方面或可为其着眼点:
一曰景。一幅书法作品,必要有观赏之景致,即所谓有看头。这个景主要是通过字结构的大小、长短、正欹、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变化,笔法的中側、方圆、提按、迟速、順逆,墨法的枯潤、浓淡,章法上的和谐统一,节奏变化等方面来实现,虽非绘画的具象显现,却有不亚于其的丰富绚烂。有“景”的书法作品进入人们的视野,常使人眼前一亮,正所谓“文似看山喜不平”。
二曰净。即洒脱、利落、明净。此不独指以字之点画,也涵盖篇章意蕴。南朝萧子云有论书法用笔结构《十二法》,首先就讲到一个“洁”字。“‘洁’者,所谓如印印泥,笔画圆净也”。是说,洁,就是点画圆净而不秽浊臃肿之谓。一幅书法作品,不管其风格流派如何,它呈现给人们的整体画面感觉,应是干净利落,这也是修养的一种体现。试看当代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直如其斋号“坚净居”。启功出身皇室,至他一代,家室已贫寒没落。他自小虽贫苦,但却一尘不染,学风严谨,一丝不苟。他的字线条可谓“细不为轻”,爽利坚净,清逸之气扑面而来,其为人、为学、为艺达到高度的统一。
三曰静。动不失静,动静有度。一幅书法作品,最终的归宿要体现出一个静字。唐人孙过庭在《书谱》里说王羲之的字“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讲的就是一个静字。再狂的书法表现,也是在书者理智支配下完成的。书法,尤以草书更甚,在表现书者性情之余,能给人留下一个“静”字,实属高人,当代也只有林散之、弘一法师区区数人耳!清人包世臣说过:“故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及安静为上,雄肆次之。”曾国藩在《论书》中也说:“作字之道,寓沉雄于静穆之中,乃有深味。”
四曰精。精者,恰到好处,精到之谓也。凡书,至精到而显贵。这种精道可以说是人与天合,技与道成,不可多得。但精到,又绝非为精细而精细。精到的书法,不单单指笔画的洗练简洁,更重要的是指法与意、功与性的有机化裁,其得也难。
五曰境。境,在这里主要是指书法的意境。《书法文化大观》认为:书法艺术是书家欣赏天地自然的物象、次序、韵律,妙悟玄机,参通人生,以自己的灵智从天地山川、万物万象中觅取意象,又熔铸进自己的情感,通过点画线条的节奏,墨彩的韵律,传达出自我生命情调的律动。这就是造化与心灵凝结、形质与神采交融、情感与理趣的汇合。“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
画家王旦坤——用抽象诠释中国画的新生命力
行为艺术:什么行为?如何艺术?
贾又福忆恩师李可染
笔迹分析可以成为有效的书画鉴定方式
印象派画家笔下的PM2.5
专访画家薛邃:古味天趣 格物致知
杭春晓:画无中西与画无古今
悼念——史春坡(组图)
用艺术制造影响力 有必要
书法大师的奇葩速成之道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
工笔人物绘画是否有性别意识
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有法可依
钟国康:万绿丛中一点红是美学的主心骨
对话珂勒惠支作品展主办方
杨佴旻:在宣纸上试验表现油画的色彩
王嘉:书画里面有乾坤
朱偰:用生命守护明城墙(图)
涂鸦就是艺术吗
梁依云:当杜尚成为经典 有谁能来突破(图)
民间有没有官窑瓷器
中国瓷器的尴尬处境
卖萌雍正能否打开文化之门
欣赏裸体艺术是靠情欲还是依赖品味(组图)
王建勋:徜徉在线条世界里的智者
乱盖收藏印并非霸气 是艺术审美出了问题
华义武:流散文物亟待承认
吴为山:城市雕塑要给后人留足空间(图)
蔡国强:永远刚出道 在冒险 在努力
当今职业画家不同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