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水墨画艺术,到了年轻人的笔下,会焕发出怎样的光彩?近年来,一度落寞的中国水墨画艺术逐渐热了起来,从一系列青年画家推广的展览,到艺术与地产相结合的时尚水墨画展,乃至正在举办的青年学生联展,真让人有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更难得的是,80后、90后青年学子对传统水墨画的投入与喜爱,更使这一古老的绘画艺术有了新的生命力与青春活力。
“水墨·心象”——用笔写意,用墨写情,水墨丹青,皆有灵、有性、有情……近日,一场特殊的画展引起了圈内圈外不少关注,“水墨·心象”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2014届毕业展在上海书画院展厅隆重开幕。
首届MFA的汇报展出
传统的金碧山水,靓丽的色彩中亦能寻找到幽静典雅的气息;梦幻的校园写生,精致的细笔勾勒中体现出扎实的写实功力;古朴优雅的工笔花鸟,精雕细琢中也能发现十年磨一剑的艺术追求;独特的泼墨绘画,气势磅礴中彰显出开阔的心胸与无限的想象力;巨制的四条屏,波澜壮阔的山水之间透出高远、深远、平远的水墨意境;神秘的森林绘画,幽幻莫测之间却能找到传统绘画的现代感;原始气息的湘西写生,古拙的建筑与缥缈的云气中亦能彰显出苍劲的笔法墨法;墨韵生动的传统山水,古意用笔的皴法之中饱含师法古人的敬畏。从这一系列作品来看,大部分笔墨酣畅淋漓,造型、构图、设色都具有一定的功力,很难看出这其中有一些是出自当年对国画毫无基础的年轻人之手。
2009年,为加强艺术学学科建设,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了一支美术学学科团队。拥有阮荣春、胡光华、顾平、何志国、祝君波、张弛等一批学术、艺术上的领军人物。这些专家既有来自艺术院校主管学科建设的院领导,也有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的专家,且多数主持过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或获得过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他们在美术学学科领域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艺术研究所的首次招生,是成立后的第二年。2010年秋天,共有8名研究生录取,来到了丽娃河畔。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学历经历各不相同,有的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有着良好的国画基础,有的之前学的是油画创作,对水墨画技法很陌生,更有一些一开始对国画毫无认知……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创作,他们从导师、大自然以及古人绘画中汲取了大量创作灵感,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传统水墨功力却紧跟时代潮流的绘画作品。
经过三年的培养,第一批艺术硕士终于成才。“水墨·心象”作为华东师大艺术研究所MFA第一届毕业展,同时也是首届国画创作班的第一次集体亮相。艺术研究所的众多老师从幕后走到台前,接受毕业生们的感谢与祝福,同时也向所有人展示传统却不失创新的水墨新气象。在展出中,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华东师大艺术研究所2014届毕业生精心创作的作品,而且还能近距离感受阮荣春、张弛、顾平等沪上知名艺术家作品的魅力。艺术研究所老师希望将自己的创作通过联展的方式,向大众媒体展示创作风格迥异、水墨意韵浓厚、色彩清新亮丽的传统中国绘画,彰显出正气、文气、静气的国画美学。
走好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三年内8位研究生每天生活、学习在一起,同时接受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熏染,但他们最终各自选择的题材,表现的技法,呈现的面貌,却各不相同。林均的水墨花鸟画功底扎实,用笔细腻,古雅清逸,其中既有前人技法的熏陶灌溉,也看得出年轻的艺术家独到的追求与审美。郁郁飞虽然是女生,但开阔大气的山水画,写生自大自然,水墨挥洒,气格雄壮,颇具巾帼不让须眉之气。朱铭德的山水以泼墨为主,枯湿浓淡的笔墨趣味之间,体现了中国画墨粉五彩之美。丁春晖以其细致、扎实的水墨功夫,将光、影的韵味巧妙结合于自己的作品之中,特别是一组描绘母校华师大景色的作品,层次分明,古典中又有着青春之美。还有周晓雁的金碧山水、薛玲的大森林系列等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面貌,细腻中见自然,可谓清新妙趣。
三年来,这群年轻人从一张白纸,到今天画出满室春光,一路走来,充实而愉快。本着明代先贤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在导师的启发引导下,他们不仅深层次地接受了一次传统中国画的洗礼,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国画艺术的本质在于笔墨的修为,同时又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足迹踏遍江南烟水、塞北大漠,直观地感受自然之美,体悟前人用笔源头,也为自己找寻笔墨语言与风格,探寻道路。尽管这次的毕业只是一个起步,或许研究生们的作品青春有余却略显稚嫩,但不同于一些专业美术学院的教学思路,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的研究生们似乎更关注于如何从自然,从传统中汲取养分,而不是过于强调所谓的创新、风格、面貌。因此,也就有了更为扎实的功底,更为广阔的前途。
上海书画院院长乐震文认为,短短三或四年的求学生涯,对于中国画学习,其实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本科生,通过素描、色彩的考试进入国画系,倘若主教老师不能认认真真地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学,真正将中国画丰富多变的技法教给学生,那么对于中国画的传承发展而言,是并不可取的。华师大艺术研究所的成功,正是在于选择了几位笔墨功夫过硬的画家,扎扎实实深入课堂,每周花费数天的时间,进行传统笔墨技法的传授、解析与批改、提高工作,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国画精髓。正如阮荣春教授所说的那样:“中国画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技法的学习,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师古人之迹更要师古人之心。艺术道路不是坦途,必有坚韧不拔之意志,高尚的人格追求,全面的文化修养方能有所成就。”
如今,8位研究生几乎都找到了不错的职业,还都与传统国画的专业相关。在他们的脚下,未来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王家年:鉴别“古铜锁”有要诀
南红玛瑙手串收藏该如何挑选
“山乡巨变”美仑美术馆珍藏李桦作品展
红木雕刻工艺品的保养:防潮防尘防磕碰
鬼脸钱的前世今生
晚清银面錾花半翠镯
四版币收藏之珍品“伍角”
最早记载“中国”一词青铜器亮相国家博物馆
“光景:1972-1984”马可鲁个展
顾大明走进古朴村落张家塔(组图)
西晋青瓷魂瓶与古代丧葬文化
清光绪“书锦延禧”寿匾
《多铎得胜图》:清代历史事件的图像叙事
“时间迷宫”意大利艺术家勒乐·费罗尼个展
震动邮坛的北京三版航空25分改值国币73元邮票
收藏红酒和收藏白酒的常识及差异
岳瓶:抗金劲旅背嵬军的见证者
陈毅签发《渡江船工光荣证》
漫威复仇者联盟互动体验站世界巡回展空降厦门
游东醌个展广州举办
“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
“分镜头的和声”ZZLC
走进国博“天地同和”展:古代乐器,拨动你的心弦
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等同台 看日本艺术明星如何炼成
十三行博物馆举行外销画展 展示清代各阶层的女性形象
140余件精选青铜文物亮相国博
窥探的兔子——李旭彬艺术个展在北京虹墙画廊举行
张万凌个展预告|秀樾荷塘
“如梦令·初醒”关山月美术馆馆藏青年工笔画家作品展
大足石刻镇馆之宝首次集体亮相成都(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