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人编写的小说《不夜城》中,有这样一节内容:主人公林峰在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时,偶遇了昔日好友魏筱宁。时隔多年未曾谋面的儿时伙伴,此时相遇两人都颇感意外。惊喜之余林峰发现,这个曾经不善言辞的内敛男孩,此时看上去就像刚刚生过一场大病,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而当听说他是从中朝边境某城市回来时,林峰有些诧异。在派对即将结束的时候,魏筱宁悄悄送给他一包东西。经过询问后得知,这是一包冰毒....。。
与小说中描述的情景类同相似的是,现实中这样的故事似乎也时有发生,讲述的内容也如出一辙。有关“涉毒”方面的文学小说和影视作品,近几年也并不少见,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报道官方媒体也给了很大篇幅。应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愿意承认毒品存在的“合法性”,相反地都是予以禁止和打击。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和禁毒电影里对大烟的描述,以及毒品贸易所引发的吏治腐败、政治动荡、民族存亡等一系列与之有关的争端与倾覆,深深地刺痛着一个沉睡民族的同时,足可以警醒几代人。时至当下,毒品的概念和种类与百年前的鸦片相比,已经演变到了范围广阔种类繁多的程度。既包括传统毒品又包括新型毒品,如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K粉、摇头丸等等。
根据当前的现实来说,中国的吸毒人员起码在500万以上甚至更多。与国外戒毒的医学防治模式不同的是,中国现行的政策是强制戒毒。单从数据统计来看,国内光是戒毒所就有七百所以上,仅北京一地就有数十家与之相关的机构。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应该说毒品所波及到的人群也是不分畛域,败在或毁在毒品上的人也是接踵比肩。就艺术圈或者文艺圈来说,近几年不断有所谓的名人被曝出涉毒丑闻。如谢东、孙兴、罗琦、莫少聪、胡瓜、江涛、应采儿、苏永康、杜德伟、景岗山、陈见飞、周永恒、刘日曦、高明骏、含笑、张默、(贾宏声)、满文军、李代沫等等。除此之外,称不上当红名人的大概也是触目皆是,不胜枚举。与国内文艺圈遥相呼应的还有国际文艺圈,如迈克尔。杰克逊、安吉丽娜。朱莉、布兰妮。斯皮尔斯、惠特尼。休斯顿、柯特。科本,以及体坛名人马拉多纳等。
这个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多是艺人热衷于毒品?难道是与职业性质有关?需要注意的是,与国内500万以上吸毒人员比起来,艺人占的比例算是寥若晨星,小巫见大巫。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无外乎名人效应罢了。与文艺圈沾边的还有文学(作家)圈、影视(导演)圈、艺术家圈,代表人物陈万宁、王朔、张元、张一白,以及谢征宇、武拉拉、米丘等等。由此可见,毒品的蔓延速度和波及到的不同从业群体,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而被公诸于世的艺术圈瘾君子看似个例,实则只是冰山一角。不为人知的涉毒现象却是隐藏在光线背后的一整套利益链条在作祟,翻船者不过是链条外附带的一个消费者而已。
其实,吸毒在艺术圈已经算不上什么秘密了,众所周知,人所共知。早在70年代的摇滚音乐中,吸毒已经成为音乐表现的主题之一,很多音乐作品直接表现如醉如痴的致幻意境,舞台歌手寻求迷幻药物的刺激进入亢奋境界,有些甚至直接以吸毒后的体验来演绎音乐。应该说摇滚音乐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吸毒的魅影,强烈的节奏、狂热的情绪、如痴如醉的精神状态、放浪形骸的肢体动作,摇滚音乐都与毒品刺激的效果有着相似之处。在美术领域同样也存在吸毒的案例,如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俄国画家马克。夏加尔、德国艺术家约尔格。伊门道夫、美国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等等。杜尚曾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在我看来艺术是一种瘾,类似吸毒的瘾。艺术家也好,收藏家也好,和艺术有任何联系的人也好,都是沾了这种瘾。艺术的存在绝对不是如同真理的存在一般,可人们谈到艺术会用对宗教般虔诚的态度,为什么艺术会受到这样的推崇?它等于吸毒就这么回事。”
在文学界,吸毒、酗酒的现象也不少,除了王朔自曝曾经吸毒、嫖娼外,宁财神也步其后尘。马克。吐温说“差不多所有的作家都是瘾君子。”尽管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但至少说明作家群体也并非一尘不染。
民国才女——陆小曼
陆小曼(1903—1965),又叫陆眉,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徐志摩曾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然而这样一个传奇般的才女,内心深处究竟有着怎样的落寞和不为人知的苦楚,才导致其沦落为中毒艺术家。
威尼斯双年展金奖艺术家——米丘
米丘,艺术家、建筑师。2008年,北京市禁毒处民警突击检查了一家公司和一处住宅,抓到多名吸毒人员,其中就有在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获得金奖的艺术家米丘。
非凡艺术家——巴伯罗。毕加索(PabloRuizPicasso)
(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员。《巴黎的放荡》中说,日后知名的艺术家们,都曾在巴黎遭到驱赶,理由是毕加索吸毒、阿波里奈窝藏文物、莫迪里阿尼在公共场所闹事、桑德拉斯盗窃、苏蒂纳穷困潦倒、到处乞讨......。
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大师——约尔格。伊门道夫
1945年生于德国布勒克得,1964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是大师瑟夫。博伊于斯的门生。2003年因吸毒成为出现在德国大小媒体上的焦点人物,报道称,正当约尔格。伊门道夫与九位妓女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吸毒派对时,警察突然光临,一丝不挂的艺术家被抓个正着。警察在现场一个烟灰缸中查到11克左右的可卡因,后又从艺术家的画室中缴获同种毒品10克。现年58岁的约尔格。伊门道夫对其行为供认不讳,并交代在过去的两年中曾多次举办此种形式的聚会。
新艺术代表之一涂鸦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Basquiat)
(1960—1988)28岁的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是二战后美国最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之一,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对绘画的极大兴趣。上世纪80年代初跨入主流艺术界,1988年因过量吸食海洛因丧命。
美国艺术家DashSnow
2009年7月13日,27岁的艺术家DashSnow因吸食海洛因过量死亡。DashSnow为大众所知,是因为他的涂鸦、摄影、和用自己的精液创作的作品,以及2007年纽约杂志上一篇名为《沃霍尔的孩子》的专题报道而名声大噪。DashSnow出生优越,却避开了养尊处优的生活,选择了毒品、盗窃、涂鸦,和监狱有关的生活。
意大利绘画大师——莫迪里阿尼
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莫迪里阿尼可以说是一位天才,他21岁来到巴黎,恣意地酗酒、吸毒,风流韵事连绵不断,过着艺术家特有的反传统、反社会的放荡不羁的生活,结果35岁就死于肺结核。俄国著名画家夏加尔也曾挣扎在狂躁症、吸毒、自恋中不可自拔。
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
出生于1907年的弗里达,是欧洲移民和当地墨西哥人结合的产物,1928年加入共产党。弗里达从小就有惊人的美貌,黑色的长发,迷人的大眼,两条长眉毛就像鸟的翅膀。然而这样一位传奇女画家不仅吸毒、酗酒,而且脏话连篇,或许是上天对她不公,6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做过31次手术,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她信仰共产主义,同时又是双性恋者,有着众多的男女情人和风流韵事。
英国画家诗人——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DanteGabrielRossetti1828—1882)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罗塞蒂是一位任性而颓废的浪漫主义画家、诗人、插画家和翻译家。妻子去世后开始酗酒、吸毒,1882年死于英国的肯特郡。作品中的伊丽莎白。西达尔,是罗塞蒂的夫人,1862年死于过量服用鸦片町。
以身试毒——BryanLewisSaunders
以艺术的名义吸毒,是艺术家BryanLewisSaunders做的事。1995年时BryanLewisSaunders决定每天帮自己画自画像,并且服用各式各样的毒品或禁药,让这些药物影响自己绘画的风格,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创作了近8000幅自画像。
除了以上所举案例,中外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科学家认为,莎士比亚就是吸毒的。也有人认为,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歌德、柯尔律治、华兹华斯、司各特、雪莱、拜伦、德。昆西等,他们相关作品的创作可能都多多少少与鸦片有关,有些作家还患上了毒瘾。而当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巨擘人物同样有吸毒的经历,如美国著名作家史提芬。金、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甲壳虫乐队、埃尔顿。约翰等等。此外被誉为20世纪三大画家之一的萨尔瓦多。达利曾宣称“我不嗑药,我自己就是毒品。”那么关于中国历史上吸食鸦片的案例,大概就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了。
“吸毒可以激发艺术灵感”的说法,究竟有多少科学依据?有研究指出,是毒品的毒性促进了艺术品的创作——正如在酒精毒性的刺激下,“李白斗酒诗百篇”一样。此时值得回忆起一个人物,那就是国画大家傅抱石。傅抱石好酒,这一点倒是与李白有些相似,“闲来无事酒当茶”。不过遗憾的是,天人合一的催化剂、超以象外的琼浆玉液,没能使其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科学美国人》杂志有一篇文章指出,让人上瘾的毒品通过神经递质多巴胺激活脑部的奖励系统:杏仁体(amygdala)、腹侧组织层(ventralstriatum)和额叶皮层(frontalcortex),但是当该系统反复地被多巴胺刺激时它就会变得迟钝。所以为了达到相同的兴奋感,瘾君子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这又被叫做药物耐受性。最后,大脑的奖励系统瘫痪了。这之后,瘾君子吸毒不仅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快乐,而更是为了通过药物刺激来抑制大脑中有关疼痛和压力的神经回路。生理学家科布曾提到:“过多的药物奖励将会激活大脑和身体的压力系统。”这种“激活的状态”就是艺术家产生灵感的源泉——许多艺术家们愿意承受毁灭性的情绪障碍和精神疾病,故意用药物诱导产生这样的精神状态,打破大脑健康平衡,从而在创作中获得灵感。这样看来,“吸毒激发灵感”是有生理学解释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灵感可以来源于毒品,“事实”也证明,没有毒品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可能也无法诞生。但艺术家通过吸毒激发创作灵感,委实是一种自戕行为,古往今来多少天才因此而过早地陨落。伟大的艺术家身旁或身后往往都伴随着模仿效应,这种“榜样”一旦起到示范作用,那么后果将是悲剧性的。获得创作灵感的渠道有很多,吸烟酗酒并非唯一渠道,艺术创造有时会是一个痛苦且艰难的过程,在没有毒品诱惑的情况下艺术家需要耐心寻找源于自我的创作灵感,清醒地掌握排解世俗苦闷的有效方法。中西方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当下,如何更好、更快的找到属于自我的艺术基点,是摆在所有创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当功利性成就向你我招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欲望究竟该何去何从?是饮水曲肱、乐在其中,还是耳目之欲、池鱼幕燕?罂粟花看上去很美,贪恋它却很毒,艺术很美,但它不该有毒!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教育部同意安庆师范学院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正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部同意赣南师范学院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甘肃省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江西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福建省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志愿填报中专业大类与专业的区别
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时装表演文化课最低分数线
广州美术学院2016年新疆 “协作计划”预科生专业考试成绩查询
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北京吉利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合格名单
2016陕西艺术统考合格人数统计
2016泉州师范学院江苏湖南艺术校考合格证寄送公告
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黑龙江省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许昌学院2016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2016年“志愿清、专业清”录取规则解读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河南省2016年三本和专科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2016年河北省艺术类校考合格名单
5月3日最新美考资讯导读
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问答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2016艺考成绩查询再次推迟
2016年湖北高考采用全国卷 本科录取调整为两个批次
2015年沈阳工业大学美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6安徽省艺术类统考专科综合分最低录取控制线
2016上海交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美术类招生咨询问答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2016年第一批校考合格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