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上看,当代架上绘画是以丧失内在的精致、细微而堕入到艺术“策略”之中的。这些架上作品除了会被泛化成视觉图像的形式和内容以外,更会自我消亡在观念的汪洋大海之中。所以,美术史家干脆回避了对具体绘画精致、细腻的所有认定,一概贬斥为古典绘画,并认为这种讨论是“历史”的、非“现代性”的退步。事实上,如果绘画不消亡的话,也只有一条道路可走——必须讨论精致——即精致的开敞和可能性。假如你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齐白石与黄宾虹在花鸟画上展示了多么开放的精致和细腻。
中国绘画传统之道理是相关于人的道理的传统,也是相关于精致的传统。这不仅是由几个不同派系文人绘制的绘画所组成的,也并非空泛的体现了什么社会变迁、时代精神;更非用“现代性”“全球化”等西洋字眼蒙混过关的。
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人作为主体古已有之,并且前提条件很高。绝不是因为你可以视、听、言、动、有欲望和本能,你能够获取万物为自己所用,就可以是当然的主体。早在《尚书·洪范》中就开始讲“建中立极”;孔子的“仁、礼”;孟子千言万语讲的是“四端之心”“性本善”;王明阳的“致良知”等等,就是劝导如下的道理:人只有实现最高意义(道、德)的自觉输入,这种意义作为一种超个体的本质的存在,经由个体的自我内在的认同,并在我们内心把它建立起来,这种自我建立的人才可以被称为主体,这样的人才是与万物区别开来的本质存在。这与西方思想中现代性来源于去建构主体的路径大相径庭,主体并非生来既有,而是一个需要向终极修炼、完满的——过程。
一个中国式的主体不是寻求外在的超越,而是躬行自身的限度,并由此格物致知,自觉地完成最高价值的输入,还原我之为我的主体过程。在画家身上主体建构最高的意义存在,是通过人(主体)与绘制的同一性来完成的,既在知(思想)行(行为)合一之处来完成的。故而,中国绘画的传统是一个构建主体知行合一的历史过程。所以,传统画论都讲人物品藻,而不是形式、内容的分析。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讲三不朽,讲躬身力行,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逻辑、数学和几何身上。
知行合一的身体力行,简单地说,是运用身体来修炼的过程。画家不是在绘制“新型”的图案(事实上,在绘画之中同形式内容的绘画其所包含的意义绝不会相同;就好像音乐的同一首曲子的每一次演奏一样)。当场生成并能躬身自问的东西,就是中国绘画最原发性的来源,这不是观念艺术把人与心分离后强调“观念”噱头,也不是不加节制与规训的欲望本能所直接分泌出来的“黏着物”。这是知行合一的中国“主体”在躬身自反修炼以后所塑造的、堂堂正正的主体人格所产生出来的知行合一的身体的行为姿态。
所以,中国画家是有道统的。他们一定不是凭借单方面挖掘个体内里的“潜能”所能涵盖了的人,而是内在和外在共同结构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也不是所谓的现代主义所能代表了的,他必然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中国式的人的画家,这一点毫无疑问——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只要有中国就有中国画家的道统。
2010年西安文理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备站江南大学美术高考 应先了解往年考题类型
2009年辽宁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苏州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北京美术联考六点注意事项
美术高考中的色彩写生应对策略
素描头像构图准则 美术高考必备
2010年厦门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09年长春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09年南昌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色彩考试攻略 美术高考必备
2010年西安工程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浙江工商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素描人物头像写生中配饰的几种处理方法
2010年河南大学书法专业校考考题(山东考点)
2010年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咸阳师范学院书法专业校考考题
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09年南阳理工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北方工业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中央民族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成都)
北京服装学院必考创意速写指南 什么是创意速写
美术高考的五项技巧要牢记
2009年兰州理工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淮阴师范学院书法专业校考考题
2009年桂林理工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南开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东南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