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年轻的艺术家做出反思,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金钱的同时,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如果连这个初衷都丧失了,未来的路走不远。”
我常年参加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艺术活动,发现广东本地,尤其以广州美院为大本营成长起来的青年艺术家遍布全国和世界多地,其中不乏这10余年来我教过的孩子们,有的在北京,有的在上海,有的在伦敦或柏林。我对这些年轻人的成长、绘画语言的特点都比较关注和熟悉,所以我在考虑,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为何会被外地的机构和策展人吸引过去。
我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来对这些艺术家的资料进行整理,细致了解过去10年里,他们毕业后如何走向社会,如何走到其他的城市,如何寻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他们又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并把对生活的体验转变成了特别的艺术语言。我在这上百个青年艺术家中挑选了16个,集合他们在过去10年中的创作,让他们从16个角度来诠释“80后”这一代青年油画家的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能够作为广东青年艺术家的代表。
这些艺术家成长在多媒体的时代,创作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比以前的艺术家更为自由和广阔,而且他们更注重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作品传递出来的情感对社会的现实非常具体、生动并有针对性。在语言的追求上,他们也更为诚实,不会因为受目前流行的某一类语言形式和潮流的影响,保持相对独立的思考。
在赞赏的同时,我对年轻人的艺术也有所忧虑。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艺术市场快速冲高,青年艺术家们也受到影响,急于成名,急于和代理机构合作走向市场,急于把有限劳动里的成果快速转变成金钱或象征财富的东西。我们发现,在近20年来,中国的艺术圈里出现过很多生命短暂的“明星”,稍纵即逝。也有的青年艺术家跟艺术机构合作,却发现苦衷比自由创作的困扰更多,不如回到“野生”的状态。
无论暂时是苦还是乐,青年艺术家们都在体验和调整创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所以我希望这些艺术家们做出反思,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金钱的同时,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如果连这个初衷都丧失了,未来的路走不远。我身边不乏这样的青年艺术家,在被学术界、市场关注了几年之后,也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创作起来很吃力,过去的那种创作的心情和状态已经回不去了。
洪梓铭篆刻艺术展佛教文化
用艺术的方式 构建沉浸式生态系统(组图)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开幕
荣宝斋举办钦瑞兴书法展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美术设计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求道天竺——常秀峰艺术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
“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巡展至广州
中国画博士十二人作品展荣宝斋举办
“文心蔚然书画全国巡回展”于浙江省图书馆开幕
美术生文化课冲刺技巧解密
宁夏文创尝鲜将画展搬进民宿
美术生文化课复习攻略,看懂你的文化成绩可到450分以上
首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风采尽在展中
台湾美育的“透过艺术”(组图)
时光·国际儿童绘画作品展
“北水无形”北水艺术展
两岸名家画作亮相上海
“恶之华” 当代与传统东方碰撞出的水墨作品(组图)
第十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开幕: 用艺术连接心灵与世界(组图)
2019年江西省艺术类专业招生报名问答
残缺:另一种高级审美
云南艺术家徐浡君个展昆明开幕 作品曾在多国展出
鲍勃迪伦最新歌词手稿与歌曲素描明年上海展出(组图)
公园全开放文物安全咋保证
清代老胡开文支店制竹管羊毫提笔
2018年成都理工大学美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挣扎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伦敦弗里兹艺博会(组图)
“同传复调I:上墙落地”当代艺术展如期开幕(组图)
贝尔特·莫里索的洲际巡回展进行中(组图)
“写生的意义”于建华写生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