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走进美术馆、博物馆,面对五花八门的当代艺术作品,往往会让人感觉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很难理解看懂。甚至有种“看不懂”的才叫艺术,才是当代艺术——这不可谓不是当下大众对艺术审美的普遍认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面对装置、影像、声光电结合、行为等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时,总感觉看不懂呢?
要看历史与来源
“当代”一词现在已经被用烂了,动不动就在某种艺术样式前标榜“当代”,当代油画、当代水墨……那到底什么样的艺术能叫做当代艺术呢?通俗地说,就是一个艺术家在面对当下真实的生存环境体验感觉,然后用艺术表达一种态度或者是文化立场,这就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基本点。
然而不仅仅是如此。进一步的,由于当代艺术始终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新感觉,因此看一件作品应该把它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它,要有一个历史的判断。当我们看到一件作品,我们会知道这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材料呈现在眼前的什么作品。如果我们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马上就会知道,这件作品也许跟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社会发生关系,也许跟我们了解到的过去的艺术的某一个现象、某一个艺术家或者某一种风格发生关系。
继而,看不看得懂当代艺术还跟我们对艺术过去知识是否有一定的综合了解有关。如果没有经过艺术史的学习,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宗教、哲学以及相关人文领域知识学习和培养的话,那么往往是很难理解一些当代艺术所表达的东西的。
用专业一点的话语来说,看一件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只有在有关历史的行迹中去实现它的语境。观看其实都是关于知识的观看,而在观看知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艺术史知识的观看,如果你希望“看懂”当代艺术,就最好首先了解一下它的来源和历史。
当代艺术有其超前性
说得极端一点,我们许多人的艺术审美标准还只停留在作品“像不像”的阶段,这是过去的经验和认识。如果观众能够突破审美惰性,把作品放到一个语境中,它一定会和我们的知识背景发生关系。因此对于当代艺术,有业内人士建议,普通观众在看当代艺术展时最好是通过艺术史的方式了解它们、审视它们、找到喜欢它们的理由。
艺术家在社会上可以说是最为敏感的人群,对当前我们面临的生存环境和体验,他们能体验到常人体验不到的东西。某种层面上看,当代艺术是一种超前的实践行为,一种超前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当你面对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时,别过早下定结论,你得试着了解它的前因后果,试着进入艺术家的语境体系,瞧瞧它有没有给我们提供一种有关当代人生存的新感觉。如果有给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带来一点小小新的视角,或者一种新的启示,那往往也就足够了。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快乐的人》教案
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筹备启动
花事未了之“花枝乱颤”水墨邀请展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
2918年江西省录取艺考生24364名
42部作品入围第十三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影像展
稀世珍宝“步摇金冠”亮相深圳
千余作品亮相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重归速写——记“新时代·新生活”全国速写作品邀请展暨第四届广州速写作品展研讨会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老司机》教案
“伦敦·重庆大轰炸图片展”亮相山城
陆秀竞作品展开幕 呈现不一样的中国画
情系新疆阿克苏书法邀请展在阿克苏姑墨书院开展
2019年广东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
藏迹——李小可写生之路展
“‘重回大陆真好’——柏杨捐赠陈列展”北京开展
“赏山川之美 品国艺文化”——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精品展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在深圳博物馆展出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 “每月一星”“兔狲”特展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在济南开幕
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
2019年重庆美术联考考试大纲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9月将办
2018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第八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聚焦农村新貌
陈玉树古典家具作品“精舍”亮相国家博物馆
竹刻紫砂作品联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
2018中国·意大利版画作品联展将于9月3日启幕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邮票上的九华山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