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走进美术馆、博物馆,面对五花八门的当代艺术作品,往往会让人感觉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很难理解看懂。甚至有种“看不懂”的才叫艺术,才是当代艺术——这不可谓不是当下大众对艺术审美的普遍认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面对装置、影像、声光电结合、行为等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时,总感觉看不懂呢?
要看历史与来源
“当代”一词现在已经被用烂了,动不动就在某种艺术样式前标榜“当代”,当代油画、当代水墨……那到底什么样的艺术能叫做当代艺术呢?通俗地说,就是一个艺术家在面对当下真实的生存环境体验感觉,然后用艺术表达一种态度或者是文化立场,这就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基本点。
然而不仅仅是如此。进一步的,由于当代艺术始终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新感觉,因此看一件作品应该把它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它,要有一个历史的判断。当我们看到一件作品,我们会知道这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材料呈现在眼前的什么作品。如果我们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马上就会知道,这件作品也许跟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社会发生关系,也许跟我们了解到的过去的艺术的某一个现象、某一个艺术家或者某一种风格发生关系。
继而,看不看得懂当代艺术还跟我们对艺术过去知识是否有一定的综合了解有关。如果没有经过艺术史的学习,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宗教、哲学以及相关人文领域知识学习和培养的话,那么往往是很难理解一些当代艺术所表达的东西的。
用专业一点的话语来说,看一件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只有在有关历史的行迹中去实现它的语境。观看其实都是关于知识的观看,而在观看知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艺术史知识的观看,如果你希望“看懂”当代艺术,就最好首先了解一下它的来源和历史。
当代艺术有其超前性
说得极端一点,我们许多人的艺术审美标准还只停留在作品“像不像”的阶段,这是过去的经验和认识。如果观众能够突破审美惰性,把作品放到一个语境中,它一定会和我们的知识背景发生关系。因此对于当代艺术,有业内人士建议,普通观众在看当代艺术展时最好是通过艺术史的方式了解它们、审视它们、找到喜欢它们的理由。
艺术家在社会上可以说是最为敏感的人群,对当前我们面临的生存环境和体验,他们能体验到常人体验不到的东西。某种层面上看,当代艺术是一种超前的实践行为,一种超前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当你面对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时,别过早下定结论,你得试着了解它的前因后果,试着进入艺术家的语境体系,瞧瞧它有没有给我们提供一种有关当代人生存的新感觉。如果有给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带来一点小小新的视角,或者一种新的启示,那往往也就足够了。
展览 | 异质空间 The Third Space
《渺:汤杰个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逆生长”欧阳光作品展
浅聊体制外的书法教育(组图)
展览 |Nature Calls--Alan Flesher Solo Exhibition
“2020浦江两岸风景展”在久事美术馆开幕
金器的保护方法及品相价值
第十一届首尔Mediacity双年展推迟至2021年
9位女性艺术家作品联展亮相江苏省美术馆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艺术类复试心理测试的通知
西安美术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长沙考点考生须知调整公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0年校考报名费退费事项的说明
什么样的邮票有收藏价值
“A Revealing Glimpse”青年艺术家群展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20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黄花梨木的收藏和鉴赏听语音
浙江理工大学关于2020年美术类杭州点校考安排的温馨提示
重看 RE-SEE
风和景明《清明上河图》
2020年天津高考成绩查询与志愿填报时间
英国将拨款15.7亿英镑助艺术界脱困(图)
齐白石原作图像生肖鼠年金银币
“柳待春回”丰子恺遵义执教80周年纪念展
BOOM!美漫原稿收藏展
“艺·江南”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清道光民窑青花如意团凤纹摇铃尊
蜜蜡收藏的六个要点
“每日一画·致敬战疫英雄”主题画作在长沙首展
“非真之实”帕森·布鲁瑟 玛吉特·卢卡斯双人展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艺术类复试线上考试考生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