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一件拿到手里的文物的历史少说几百年,多则数千年,看到它们残缺不全的模样就会很心疼。”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陈赓龄从事馆藏文物修复工作已有十多年,每逢看到送来“抢救”的文物支离破碎地“瘫躺”在工作台上,他都会不停地叹息摇头。
记者看到,在甘肃省博物馆一间僻静、类似大杂货铺的工作室里,电子天平、化学药水、试管、电脑等占据了不少地方。桌子上一角,被厚厚一摞印有多种文字的文物书籍和手抄笔记占据,陈赓龄称“这些都是工作过程中用来随时‘充电’的”。
“文物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灵性’,丝毫马虎不得。”陈赓龄说,送到这里来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从甘肃各地“受伤”的可移动文物中筛选出来急待进行“抢救”的,“必须要像抢救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一样无微不至”。
据甘肃省文博部门最近一次摸底调查,目前甘肃省馆藏的44万件文物中,约30万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需要修复的包括纸质、纺织、漆木、瓷器等有机质文物约10万件左右,而亟待抢救性修复的有两三万件之多。
“虽然直观上看只是一件小小物品,但抢救它的过程甚至比修建一座高楼漫长”,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张建全表示,由于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枯燥乏味,且必须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目前全国都面临着从业人员匮乏的严峻局面,这也是大批文物亟需抢救修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文物修复的周期很长,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复者须掌握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体系。一名经过层层筛选的科班生从进入文博系统到独自进行实践修复工作,至少需要两三年的钻研苦练。
作为修复“手术”的操刀者,文物修复者必须在对每件病害文物精益求精抢救的同时,为排队“候诊”的其他病危文物争取出尽快“入诊”的宝贵时间。此外,“文物病因查验设备仪器缺乏”亦是欠发达省份甘肃所面临的另一困难,很多病害文物须运送至发达城市实验室检测。
“人才匮乏是导致眼下馆藏文物修复保护进展缓慢的最重要原因。”张建全对记者说,文物抢救急不得,需要对每件病害文物不留死角地进行“体检”,然后“对症下药”实施修复。每一位文物修复者就像是“手术师”一样,他们必须要有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
尽管馆藏病害文物修复保护之路困难重重,不过张建全对未来工作持乐观态度。他说,虽然培养文物修复人才很缓慢,但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文物保护的力度亦在不断加大,加之近年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病害文物的修复保护有希望。
莫高窟邀百位摄影师进窟创作:闪光灯影响微乎其微
千里追击遗址被盗文物 专案组揭秘沉银案件始末(组图)
圆明园长春园宫门首次迎客 曾仅供皇帝出入
纪念何宝珍诞辰115周年书画展在常州开幕(组图)
莫高窟洞窟内部首次对百名摄影家开放
《古罗马的辉煌》文物精品展下周亮相昆明(图)
中国历史名窑文化发展论坛成功举行(组图)
第一枚古奥运钱币等130余件珍贵藏品亮相
百年影像志记录千年始皇陵(组图)
《青春·筑梦宋庄》大型青年艺术家写生活动作品展开幕(组图)
“觉”祁璐艺术作品全球巡展·佛罗伦萨发布会在政协礼堂举行(组图)
史上最大规模的安迪沃霍尔版画回顾展(图)
神十一发射成功 长春航天钞收藏升温(图)
塔城丝绸之路边境贸易博物馆一年接待游客2万
杨小仟山水画展在绍兴举办(组图)
希望十三行藏品能在意大利展出(图)
陕西榆林修路涉嫌未批先建破坏长城 37人被问责
"问石听花——宓冬莹彩墨物语"于恭王府开展(组图)
以纸为媒以墨为法:纸墨维度水墨展开幕(组图)
大帅金印卖出800万:张献忠宝藏价值几何(图)
海昏侯观众如潮 刘贺玉印最受喜爱(图)
海昏侯墓922件文物亮相南昌 高颜值文物亮瞎眼(图)
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AArt2016玩跨界环保
深度解密:《丝路印迹•大雁塔纪念券章》背后故事(组图)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中琅展览创作中心落户江宁谷里(组图)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设稳步推进
人民美术网杨革非——中国艺术杰出人物 (组图)
书法技要:王鉴伟书法作品展在清秘阁举办(组图)
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组图)
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今年内基本建成并开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