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2016年1月5日下午,“2015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创作成果展”在大韵堂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大韵堂艺术机构、艺库网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吕品昌担任学术主持,策展人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教授于凡。
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们在雕塑方面的最新探索和研究成果。这些作品展现出青年艺术家们的实验和探索精神,体现出他们在努力寻找雕塑语言和材料、观念表现的新空间,探索新的表达的可能性。
将社会评价体系纳入学院教育
据了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已经连续三年将在校研究生的创作成果展在大韵堂美术馆展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对艺术中国记者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创作上的发挥和实践,同时希望通过将学生们的作品放在美术馆展出,将社会评价体系纳入学院教育当中,年轻的艺术家能够接受社会的直接反馈。通过展览连续三年的举办,我认为作品的成熟度在提高,今天的展览呈现出非常多元的面貌和积极活跃的态势。学生们越来越能够以专业艺术家的眼光看待技术和挖掘材料、表现手法等的潜能,我认为呈现了良好的学术状态。”

展览现场
雕塑装置化的倾向?
展览开幕现场同时公布了2015“大韵雕塑创作奖”,记者从获奖的部分作品发现,这些作品在延伸和拓展了雕塑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装置化倾向,对此,吕品昌教授表示:“我倒不认为作品整体呈现了装置化的倾向。我们在评选的过程中主要比较强调作品的创新价值和独创性。因为年轻艺术家们做雕塑现在用的材料,都是特别普通、特别本质的材料,运用材料有独到的见解,在材料和语言表现上区别于传统的样式,有一些小小的创新或拓展,能够体现创新意识,这是我们希望在好的作品中见到的。”

展览现场
“现在,所谓的装置或行为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当这样的手段被很多人运用之后便也不再是新的,所以,我们评价作品不看作者是不是运用了装置或行为,而更看重作品的质量和表达方式是否到位。 艺术家用某种形式要表现什么,是否符合艺术家的内心 ,是否确切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以及透过这样的表达,观众是否理解了作者想表达和传递的东西,这是最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吕品昌最后说道。
2015“大韵雕塑创作奖”部分获奖作品
最佳作品奖 空缺

吕品昌为获奖者杜英奇颁奖

最佳创意奖 杜英奇《梦游者》

于凡为获奖者林智颁奖

最佳制作奖 林智《无用系列》

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为获奖者戴丽娜颁奖

最佳材料运用奖 戴丽娜《姥姥院子里的石头》
色彩调和设计(以色彩混合构成调和)
素描的调子与层次
透视图绘制时的应注意点
色彩调和设计(以色彩秩序构成调和)
色相对比设计
装潢设计--书籍装帧
素描与素描造型能力
素描中的圆形透视规律
设计描绘用笔工具
阴影
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如何学习设计色彩
对物体形体结构的理解
民居图案造型图例
结构素描静物默画的表现方法与步骤
素描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圆的透视图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承认浙江,山东,山西,湖南,广东美术统考成绩
物体形体比例关系的确定方法
如何临摹素描头像
正面女青年人物动态速写写生步骤
3小时内素描静物作画步骤
静物写生三步观察法
速写的基本手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承认各招生省份美术统考成绩
设计颜料和纸张
物体的明暗规律
三点透视
明暗素描静物默画的表现方法及作画步骤
室内透视
罐子桔子苹果静物素描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