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罗马尼亚珍宝”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共展出445件(套)罗马尼亚精品文物,为观众勾勒出罗马尼亚的历史演进与文明进程。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罗马尼亚文化部国务秘书亚历桑德鲁·欧普丽安,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多鲁·科斯泰亚等出席开幕式。
董伟在致辞中说,中罗是传统友好国家,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在两国文化部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罗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两国文化机构、艺术团体间建立了通畅的沟通渠道,完成了丰富多彩的合作项目,其中互办文物展作为文化交流的重头戏,对于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彼此认同,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物是历史的承载物和诉说者,鲜活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在过去达到的繁盛与辉煌。2013年,“华夏瑰宝展”在罗展出,取得了巨大成功。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罗马尼亚珍宝”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向中国观众集中展示近3000年来罗马尼亚最富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此次展览规模之大、展品之丰富、器物之精美,创下了罗马尼亚来华展览的新纪录,将中罗文物交流提升到了新高度。
亚历桑德鲁·欧普丽安表示,此次展览是两国间文化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和见证,也是对2013年“华夏瑰宝展”在罗马尼亚展出的圆满回应。同时,展览强调了文化遗产和文物交流的重要性,这必将推进两国人民对两国传统的深入理解。此次亮相的445件(套)文物代表了罗马尼亚所有历史地域的丰富文化,有些文物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人类普遍创造力的智慧结晶。
该展览由罗马尼亚文化部、中国国家文物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罗马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与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协办。展览以罗马尼亚历史沿革为顺序,向中国观众全面展示其文明进程。值得关注的是,展出的新石器时代罗马尼亚彩陶,无论是器形,抑或是装饰图案,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有诸多相似之处。
展览将于5月8日闭幕。
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
创设愉悦的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方法的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三)
意料之外的美术欣赏课
让学生主动学习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一)
《我们身边的痕迹》案例与反思
关于备课——快乐准备 快乐教学
生活——创作的源泉
《认识三原色》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碎片拾遗
美术教学反思
生动的一课
做性格倔强的学生的朋友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制作纸花》教学反思
在美术课中拓宽儿童的创造思维——谈《爬升玩具》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
《五角星》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
《精美的邮票》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适当处理教材的心得体会
美术课堂纪律教后感
用心和学生“对话”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正确评价美术作业
寓言、神话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