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特展3月8日拉开帷幕。图为“妇好铜鸮尊”。
海昏侯墓文物展办得如火如荼之时,殷墟妇好墓文物也于“三八”妇女节之际来到首都博物馆,411组件陪葬珍宝将向观众还原华夏首位女英雄的风采。
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妇好应该酒量不错,因为展品中有不少是陪葬酒具,包括最知名的酒具鸮(音消)尊。
鸮,其实就是猫头鹰的意思,俗称夜猫子。专家说:“鸮尊在妇好墓中出土了一对儿。”如今,在展柜里,一件青铜鸮尊昂首挺胸站立着,头顶羽冠,看上去“萌萌哒”。其实,铜器中空的腹部是用来盛酒的,鸮头后部为盖,盖上装饰的立鸟与夔龙兼做盖钮。
鸮尊表面,极尽华丽。专家口中,这些纹饰的名字也显得格外别致:通体以云雷纹为底,底纹上装饰了兽面纹、蝉纹、夔龙纹、盘蛇纹、鸮纹等多种纹饰。更难得的是,这件青铜器的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
其实不止这一件,妇好墓里以鸮为造型的文物还有不少。与鸮尊同一展柜的,就有一件玉鸮。为何昼伏夜出的猫头鹰深得女将军的宠爱?专家介绍,世界诸多古文明中,这种鸟被视为沟通人间与冥世的使者而受到尊崇,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鸮更是被视为祥瑞神鸟。
“司母辛方鼎”
对于女将军而言,能征善战自然不在话下。展览中各式各样的兵器摆满了四五个展柜。其中,最显眼的当属妇好铜钺。这件兵器通长39.5厘米,刃宽 37.3厘米,重9千克。有专家认为,这件兵器并非实用器,而是礼器。因为夏商周时期的铜钺象征征伐刑杀之权,是将领的权杖。“妇好墓共出土4件铜钺,是 目前所见商代贵族墓随葬铜钺第二多者,进一步印证了妇好执掌帅权、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专家介绍,这件铜钺装饰的虎食人纹在商代青铜纹饰中多次出现,推 测具有巫师通灵做法的涵义。虎食人纹下有铭文“妇好”二字。
值得一提的是,妇好还是一位玉器收藏爱好者。“此次展出的陪葬珍宝中最多的就是玉器,达300余件,其中不乏妇好本人生前收藏的古玉。”专家介绍,展出的玉佩饰大多简约,或许这可以说明这位巾帼英雄不喜奢华。
展览将持续到6月26日,观众需提前预约参观。
安阳殷墟作为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我国众多考古遗址中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 考古发现”之首。1976年在殷墟发现的妇好墓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多达1928件随葬器物。此次在京亮相的411组件文物 是历次有妇好墓文物展品数量最多的一次,也是首次由妇好做主角的专题展览。
刘岳林书画展讴歌新疆美好生活
中国雕塑学会庆祝成立20周年
坦桑尼亚绘画作品展亮相天津
娄正纲:抽象水墨的“造境”
乔迁艺术展回归大地
巨幅国画长卷《山河万里图》问世
现代水墨八人展举行
欧阳春个展阐释人生境界
“未来10年再建30个博物馆”
凝固的乐章——曾竹韶肖像雕塑特色
画家要背着画板“为民写真”——记蒋兆和绘画艺术发现展
李小可作品展绘就水墨家园
“高原之魂——吴长江作品展”在沪举行
阿拉伯艺术家伊春展出采风作品
纵贯线:品读晨晓的色彩世界
地方画派展风采
陈玉先水墨舞蹈画研讨会举行
朱万章画展带来“一葫一世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工作会议召开
吴长江:浓郁生活气息和清新艺术品格
“央视主持人书画展”在京开幕
“80”“90”的艺术志业
选择,接受和创化——读李连志水墨画《天堂》系列
民营美术馆:先谈生存再谈发展
郑山麓西藏风情国画长卷在京展出
第五届美术报艺术节兰州开幕
奥运冠军肖像展现“光荣与梦想”
玉雕作品展现“屯美流远”
贾理新花鸟画作品南京展出
沈一丹书画奉献碧海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