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上展文物包括司母辛铜方鼎在内共411件(套),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2月29日,411件(套)妇好墓出土文物从安阳东站“启程”,日前已全部到达首博。昨天下午,记者在首博一层B展厅见到了已布展完毕的司母辛铜方鼎。其通高80厘米,重117.5公斤。据首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展品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在此次布展时,因其体积与重量都十分“敦实”,需四人合力才能将其完好置放。
据介绍,夏商周时期的铜鼎是铜礼器的核心,象征国家政权。方形铜器冶铸工艺复杂,因而方鼎的地位高于圆鼎。商代方鼎多出土于王室、高中级贵族墓葬,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妇好墓出土2件
司母辛方鼎,纹饰简洁大方,口沿下一周夔龙纹为主纹饰。铭文“司母辛”铸于口下内壁,意思是妇好的子女为祭祀亡母辛而铸此鼎,“辛”是妇好在宗庙被供奉的庙号。
本次上展的文物除青铜器外,玉人、玉龙、对尾鹦鹉等珍贵玉器也十分引人注目。据首博副研究员冯好介绍,此次展出的大量玉器生动还原了妇好在其生活中对玉器的喜好。“在当时的考古发现中,妇好墓出土玉石器多达865件。如此厚葬既体现了武丁对妻子的宠爱与不舍,也能体现妇好对玉器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十分突出。”
据首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是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此次特展揭示了这位巾帼英雄的传奇人生,及先秦妇女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变迁。展览包括“她的时代”“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葬礼”等6个部分,从不同侧面,向观众展示妇好一生的三个角色,即“一国之后”的社会角色、“王子公主之母”的家庭角色和“巾帼英雄”的历史角色。“展览将揭示一位女性平凡与不平凡的两面,彰显对女性社会责任、家庭伦理、历史贡献的特别关注。”
相关链接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其事迹在甲骨卜辞中有较多记载。而安阳殷墟作为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众多考古遗址中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首。1976年在殷墟发现的妇好墓是迄今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多达1928件随葬器物,在中国考古史、殷商史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年级美术下册《手型的联想》教案
140件工艺美术作品亮相国家博物馆 台湾陶艺师参展
《摄影180年在中国》大型展览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开展(图)
云南农民工书画摄影展聚焦“建设者之歌”
逛海峡两岸博览会发现台湾陶艺之美
四年级美术下册《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布里诗画廊发布ArtistYoung项目 首推姚磊个展“罔两问景”
大同历代墓葬壁画:北魏庖厨宴乐与元代山水人物
《小鸟的家》教材分析
“胡思不乱想”邀你一起打开脑洞
踏雪寻梅笔筒
苏轼传世真迹长春展出 受墨客热情追捧
“逸·界——江南风雅生活美学展”在南京开幕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将于11月举办
2020年河北美术联考考试内容
卢是百年诞辰美术文献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幕(组图)
法籍华人宁波开展,法国巴黎博物馆资料库都收藏了他的画册!
四年级美术下册《光的魅力》教案
太原发现唐代墓葬 壁画显示墓主身份不寻常(组图)
原创 神秘传世古画,不知道其背后作者是谁,一道阳光揭开了身世之谜
看高云四十载笔墨故事 德基美术馆大展开幕
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
香港举办萧勤大型作品展售会(组图)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启潮玩艺术季
倍速升值的红宝石
一年级美术下册《童话城堡》教案
卢浮宫《蒙娜丽莎》搬家 排队一两小时看30秒(组图)
13位中外艺术家反思“机器人间”
看不懂抽象艺术?这里有一篇初级鉴赏法则
2019年广东美术联考考试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