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这个城市为全世界人熟知,号称“BIG APPLE”, 它在艺术、金融以及对来自全世界的不同文化的包容性使得纽约早已成为独一无二的国际大都市,这里每天上演的各种艺术展示方式,仿若流星划过天空,照亮了纽约的夜晚,每一位艺术家都渴望把他们的才华在这里得以展现,有一句纽约人常说的话:“If you make it in New York, you will make it everywhere”。 意思是,“如果你在纽约混得开,你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
新闻发布会现场,从左至右:Pierre Levai(马乐伯画廊负责人)、Marcia Levine(马乐伯画廊项目总监)、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艺术家艾敬
1997年,艾敬初到纽约,最初她租住在(中城/Midtown)中央公园的旁边,后来她发现了SOHO(下城/Downtown),她非常喜欢那里的艺术氛围,厂房式的高大建筑,街头的涂鸦,在周末街道两边的艺术家在街道上展出并且销售自己的艺术作品,那里充满了创造力和活力。她参观了MoMa/纽约当代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她与凯斯·哈林(Keith Haring)、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和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等当代艺术大家的作品相遇彻底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用视觉艺术表达自我的渴望,如果说1995年在巴黎的罗浮宫以及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以及英国大英帝国博物馆的参观打开了艾敬的视觉旅程,那么纽约使得艾敬感受到视觉艺术与音乐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的一种碰撞,激发了艾敬对于视觉艺术的热爱,艾敬发现自己喜欢的音乐家和艺术家无论来自哪里他们都曾经在纽约居住过或定居。之后艾敬的很多音乐作品也是在那里完成的写作,比如《纽约,纽约》《水牛66》,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这张专辑,这张专辑也成为艾敬个人事业转变的拐点,因此由音乐转为视觉艺术创作的契机。
嘉宾合影
纽约,是影响了艾敬一生的地方,尽管在那里艾敬看到那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这不但没有使艾敬退缩,反而使她坚定了做艺术的决心。艾敬不断地往返于纽约和北京,渐渐地,她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艾敬自然而言地脱离了原来的音乐环境,推开了视觉艺术的大门。2002年,艾敬定居在纽约钻研当代艺术,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并在纽约下东城(Lower East Side)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室。2008年,艾敬回到了北京,在北京也建立了工作室,全身心投入到视觉艺术创作至今。
今年艾敬在马乐伯画廊举办个人艺术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艾敬将要回到纽约,在经历了中国和欧洲举办了大型个人艺术展的洗礼后,艾敬将带着那越发成熟的艺术造诣重新回到当代艺术的圣地——纽约。
马乐伯画廊(Marlborough Gallery)建自于1946年,现已是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的现代艺术画廊之一,在纽约、伦敦、马德里和摩纳哥均设有画廊。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曾在马乐伯画廊办过展览,如康丁斯基(Kandinsky)、玛格德琳娜(Magdalena Abakanowicz)、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和卢西恩·佛洛伊德(Lucian Freud)等等。自1990年开始,画廊也曾代理过中国艺术家如朱德群、赵无极、林寿宇等并为其举办个人艺术展,吸引了国际收藏界的目光。(马乐伯画廊官网:http://www.marlboroughgallery.com)
艾敬将于今年秋天在马乐伯画廊举办个人艺术展作品包括绘画、装置与雕塑,也将推出以前从未展示过的全新绘画系列作品,同时展出曾于201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重要作品,如装置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该作品是在艾敬母亲的带领下由五十四位家乡沈阳的亲朋好友共同完成。材料采用了参与者家中废弃不用的毛衣、毛裤、毛围巾等编织物,拆分后重新编织组合成一个色彩斑斓的“LOVE”字母的挂毯。作品长十六米,宽六米 ,挂毯前面坐着一位埋头编织的母亲正是以艾敬的母亲为原型。该作品曾于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2014年中华艺术宫艾敬个人艺术展中展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给参观者带去许多特殊年代里才有的集体记忆。
回国后艾敬的作品仍然保持着其极简的表现风格。但是相较于其在纽约的偏冷色系,艾敬在中国使用的艺术色彩有全新的蜕变,艾敬的家乡沈阳地处东北,地域文化特性给予了艾敬在创作上不一样的灵感源泉。她的色彩感知来源于儿时的记忆,丰收的东北土地、一片片的玉米地在季节变换的光影里不断变换的色彩。艾敬的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儿时的艾敬在工厂的幼儿园长大,艾敬眼里对于各种金属材料都感到极为亲切也极为容易掌握,也因此完成了一些以金属材料为主的创作《棋子》《我的家乡》《To Da Vinci》等等。
从纽约回国的艾敬在作品的创作上展现出于纽约不同的风范,她在纽约多年的学习在回国后得以实践和发挥,尤其在制作大型的装置作品,如《生命之树》《海浪》等,其作品在关注社会现实意义的题材也在关注东方文化的传承上有着诸多学习和尝试。
做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第一位当代艺术家,2012年举办的“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陈履生策展,展览得到广泛的关注以及高度的评价。在国家博物馆这样高度的平台,艾敬凭借着历史的机遇和个人的勇气走了进来,还要走出去。艾敬曾说:“站在国博,我看到了全世界!”。艾敬正以其勤勉和执着的精神,用其丰富的作品创作,用中国的文化积淀,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更新不断地在升级,艾敬将要带着中国家乡父老对她的支持和期待回到纽约,以其“爱”的作品温暖纽约的秋天。
艾敬个人简介
艾敬
辽宁沈阳人,著名艺术家,词曲作家,创作歌手,作家,曾经创作出版发行五张个人演唱专辑以及其他EP单曲。
艾敬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风靡亚洲,被誉为中国最具才华的民谣女诗人,曾创下华语歌手海外销售记录,并成功在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举办演唱会。2004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艾在旅途》随笔散文集,充分展示了艾敬的文学才华,并曾经作为专栏作家在日本以及国内知名杂志撰写专栏。2014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艾敬新书《挣扎》,该书分为三个章节:音乐往事、艺术生活和挣扎、当爱成为信仰。按地域和时间划分艾敬成长、旅居纽约以及艺术创作的点滴。艾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讲述自己的音乐故事、旅途故事、创作故事,还有那些真正属于艾敬的各阶段生活。
艾敬于1999年开始画画,师从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后移居纽约学习当代艺术。2007年正式以艺术家身份参加艺术展。2008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艺术展“ALL ABOUT LOVE”,2009年10月在纽约举办个展“AI WANT TO LOVE”,2010年5月参加中国(当代)文献展“改造历史”主题展,其装置作品《生命之树》引起多方关注。2011年9月法国艺术收藏机构DSL COLLECTION收藏了艾敬的《LOVE》系列绘画作品。
2012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I LOVE AI 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2013年6月艾敬雕塑作品《海浪》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4年5月,“LOVE AIJING:艾敬的爱”巡展上海中华艺术宫,也是该馆成立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艾敬继续保持着她越来越鲜活的创作热情,2015年6月5日她开始了她世界巡回展览的第一站——意大利米兰的昂布罗修美术馆,展览名为“对话”。2015年7月,以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身份参展比利时蒙斯市的“化生—中国当代艺术展”。2016年初,获邀携代表艺术作品参展北京太庙的“文明的回响之穿越敦煌”艺术展。2016年3月,艾敬参展“军械库展览会”并在马乐伯画廊展位展示其《I LOVE COLOR》系列新作《I LOVE COLOR#16》。
音乐代表作品:《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追月》《中国制造》《是不是梦》《纽约纽约》《问题和答案》《爱人》。
视觉艺术作品:《宝贝我爱你》《生命之树》《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每一扇门里都有鲜花》《棋子》《枪与玫瑰》《海浪》。
艾敬展览履历
展览
2016 “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联展,北京太庙
2015 “对话”艾敬艺术巡展,意大利米兰昂布罗修美术馆
“化生-中国当代艺术展”联展 ,比利时蒙斯市老屠宰场艺术中心
2014 “LOVE AIJING:艾敬的爱”个人巡展,上海中华艺术宫
“LOVE AIJING:艾敬的爱”个人巡展,上海龙门雅集画廊
2013 艾敬雕塑作品《海浪》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2 “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个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0 中国(当代)文献展“改造历史”,国家会议中心
“转折--当代艺术家联展”,温州
2009 “AI WANT TO LOVE”个展,美国纽约
“THE DROP”大型综合联展,美国纽约
“落花时节又逢君”当代艺术邀请展联展,宋庄杰森画廊
“LOVE IN SHANGHAI 2009”艺术个展,上海华氏画廊
2008 “ALL ABOUT LOVE”个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7 “预感” 艺术联展,深圳艺术方位
博览会
2016 “军械库展览会”,美国纽约
2009 “迈阿密艺术博览会”,迈阿密中国广场
游客爬沈阳故宫浮雕墙 喂清帝糖葫芦(图)
刘大嗨天上的《大戏》画展亮相拉萨(组图)
北京多个景区频现摸文物等不文明行为(组图)
花好月圆——徐立新墨尔本画展于大洋艺术中心举办(组图)
天津这个乱七八糟的院子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图)
赵露《覆膜世界》系列油画作品展广州闭幕(组图)
央视网大家风韵艺术展在山东崔杨美术馆隆重举行(组图)
中乌联合考古发现两千年前中亚康居贵族墓葬
故宫首次开放断虹桥与十八槐古迹 开放面积达76%
古玩拍卖黑链条曝光 七旬老人被骗光房产后失踪
博物馆馆长跨界拍卖行 艺术与市场的旋转门在加速(组图)
云南腾冲城区改造挖出39万明清手镯芯系虚假信息(组图)
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京举行(组图)
崔如琢艺术俄罗斯巡展开幕 巨幅山水作品亮相(组图)
女书·意象:何世斌女书抽象艺术展将举办(组图)
艺术在嫣然——温度· 一起长大艺术展在京开幕(组图)
世界上最大的《论语》石刻揭幕 长56米高3.3米
著名书法家柳国庆应邀为CCTV-7《美丽乡村快乐行》题写村名(组图)
山西月亮门景点坍塌 文物管理局称大风所致
北京名人故居沦为大杂院 政府将开展腾退保护(组图)
华夏文化艺术委员会成立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苏晓佳与巩固二人艺术展将亮相子悦艺术空间(组图)
尼瓦尔唐卡艺术展将开幕 展出30余幅珍贵唐卡(组图)
步履不停——第十九届北京艺术博览会衍生展将于11月在石齐收藏馆隆重举行(组图)
艺术传承——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即将开展(图)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携手草间弥生打造波点空间(图)
中国艺术家武华兴货币艺术画展走进法国(组图)
南京国庆期间10万多人逛博物馆 9万多人游览城墙
艺圃开荒展览开幕:讲述广东现代美术格局的改变(组图)
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