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与新加坡建交25周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于2015年11月25日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吴冠中画廊合作举办了“吴冠中:大美无垠”展。展览至今参观人数已超过十余万人次,在当地反响热烈。为更好地拓展吴冠中艺术与中国近当代艺术的研究与交流,展览时间由原定的2016年5月3日闭幕,延期至9月25日闭幕。
吴冠中《玉龙松》
吴冠中2008年捐赠113件作品藏于新加坡国家馆。这笔捐赠是新加坡至今为止所收到最珍贵的一笔艺术捐赠,也是据目前了解吴冠中作品捐赠到公共博物馆规模最多的一次。此次捐赠包含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显著的作品。
吴冠中《桑园》
“吴冠中:大美无垠”展参展展品共计79件组吴冠中先生作品,其中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5件组、中国美术馆6件组、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10件组、浙江美术馆5件组、香港艺术馆3件组、私人收藏29件组以及南京博物院藏“吴冠中先生雕像”1件。
吴冠中《绍兴河滨》
展览以时间为线分三个区域,分别展出吴冠中“早期油画”、“早期水墨画”和“中后期油画与水墨画”,多处引用吴冠中的“自述”,将艺术家的经历与作品相融合,旨在向新加坡和东南亚的观众介绍吴冠中不同时期与材质的创作精品,呈现吴冠中艺术创作的轨迹和主要作品面貌,重点介绍他通过油画和水墨创造的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
吴冠中《鲁迅故乡》
此外展览通过相同题材作品的对比展出,反映画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在展厅设计空间中借用画作中的元素构筑重点作品的独立空间。展览还通过作品、文献、图片等讲述了吴冠中和新加坡的不解之缘。
吴冠中《鲁费尔》 (卢浮宫)
吴冠中《乐山大佛》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
尤洋:如何定义未来的艺术机构?
书法家谈书法:初学者学书法三技巧
王建玉:理论离艺术越来越远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
中国艺术奖项缺失本位价值
邵大箴:他不回避他的艺术要走向市场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
徐家玲:说文人画
专家:应尊重前辈名家对《功甫帖》的看法(图)
陈履生:拿下卢浮宫让雷诺阿成为核心(组图)
书法教育师资瓶颈期待破解
徐累《舞步》赏析(图)
曾来德:艺海德林(组图)
曹恩祥:六法当从传写入
郭味蕖:家学修养与厚积薄发(图)
黄永玉自称作品就像家中的“一把凳子”
艺术中的璀璨烟花(组图)
文化艺术输出的笑话
暴发户美术生为何考得好
吴洪亮:白石老人 人生若寄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图)
悼念艺术家忻东旺(组图)
从“四王”入手,敬畏传统(组图)
评画家朱新建:学古不泥于古
康斯坦布尔:欧洲风景画的奠基者(图)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
中国现在没有真正的当代水墨
陆俨少:学画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