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众多游客在成都博物馆参观“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
春节期间,成都博物馆门前每天排队等候入馆的队伍,成为天府广场一景。记者2月3日从成都博物馆了解到,从正月初二至初六,前往成博参观“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的游客,每天都接近两万人。春节期间逛博物馆,俨然成新潮。
有游客连续参观了3次
去年12月27日正式开放的“丝路之魂”文物特展,不仅在2017年元旦期间掀起了观展高潮,一个月后的鸡年春节,公众观展热情仍然持续不断。1月29日是大年初二,成博在闭馆两日后重新开放。上午9点不到,便有上百人在门口排队等候。记者1月31日、2月1日连续两日在成博看到,每天中午12点以后,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便排到上百米,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下午三四点以后才逐渐缓解。2月2日是大假最后一天,排队入馆人数也未见减少。成博工作人员透露,5天里,每天进馆参观的人数都接近2万人的上限。为此,在参观敦煌石窟展厅时,不定时实行了限流入场。
文物特展火爆的背后,是公众对文化的渴求和由此表现出的一种文化自觉。成博为此次展览专门设置了免费的语音导览,观展现场随处可见戴着耳机的游客在展品前驻足聆听。在敦煌艺术大展石窟和壁画厅,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都有来自敦煌研究院的专业讲解员进行讲解。 每当讲解员开始讲解,周围便围满游客。每一场讲解完毕,观众都会致以热烈的掌声。成都游客周华告诉记者,他已连续3次参观了“丝路之魂”文物特展,“第一次走马观花看热闹,后面就跟着讲解慢慢看,这才发现仅仅是敦煌壁画,不同的作品就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有的听故事、有的看绘画技法,很长见识。”
展厅外的文创产品区也受到游客追捧,不少人在观展后选择把藻井丝巾、九色鹿笔记本以及印有精美佛像的雨伞带回家。
潮 逛博物馆过年成新选择
为应对春节期间的观展热潮,成都博物馆的幕后团队全部加班,保证了大展安全有序进行。
据介绍,春节期间每天参与安保的工作人员达200余人。除了展览时的实时监控,他们还在每个电梯口提醒观众安全乘坐电梯、为观众答疑解惑;典藏部、文保部和科技部的工作人员则随时调整展柜内湿度参数,“哪怕一颗玛瑙有发霉迹象,也必须及时处理”。物业人员要负责展厅内饮水、卫生,工程部工作人员每天闭馆后都必须进行检查,以确保展厅设备以及空调、电梯等正常运行。
成都博物馆还专门招募了近3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记者在现场看到,志愿者不仅要维护展厅秩序,还要解答观众的问题。最辛苦的当属讲解员。成博工作人员透露,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讲解员有39人。为了应对观展高峰,敦煌研究院的15位讲解员和麦积山艺术研究所的6位讲解员除夕也留在成都。他们的讲解场次也临时增加:每天整点讲解从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4点,中午也不能休息。讲解员还扮演导游角色,向外地游客介绍成都有哪些景点、名小吃并帮助查好线路。“丝路之魂”文物特展的持续火爆,在成博常务副馆长李明斌看来,除了大展本身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外,同样体现了公众文化消费的常态化,“逛博物馆如今成为很多人的过年方式之一。”
《蒙娜丽莎》美国巡展的始末及其影响
袁熙坤创作国际名人塑像揭幕
武艺之“武艺”
徐培晨在哈佛大学讲学办展
奥弗·勒路石近作展亮相央美
刘守瑶画展面向南京社区居民
网友票选丑陋雕塑 众人“辩美”
夏理斌:艺术智性与自由创造
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经营之道
王健当代艺术基金发布
[大视野]艾斯林格:设计是商业策略的大思维
北京环球华韵书画院成立
画家李秀峰为家乡人捐赠作品献爱心
生态书画中的天人合一——“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高端论坛发言摘登
达芬奇等文艺复兴珍品亮相国博
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受瞩目
798国画系列大展首展聚焦美协
谢磊北京首展亮相艺术8
法眼观察 体味人生——程法光的画
两岸画家台北交流国画技艺
崔子范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刘咏阁画作高校巡回展在京启动
张伟平:中国画家学习中的烦恼
国家画院交付昆明大观楼长联国画创作
王清州画展798艺术区亮相
正在改变的传统——清华美院展示当代工艺美术作品
浩瀚草原作品展
刘守瑶海岛泼墨山水画赴美展出
美术馆馆长应把好展览学术关
“乌克兰绘画艺术展”亮相国际版权博览会